等待处理…

矿区理论家袁耀良

2023年08月21日

如果要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古诗来形容五十五岁的工会干部袁耀良,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的。

的确,作为基层工会干部、桃园煤矿工会委员的袁耀良,他有自己的本职工作,8小时就够他累的了。然而,他并不满足。这几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别人打麻将、逗孙子、聊大天的时候,在企业管理这块理论园地上,孜孜不倦地学习,含辛茹苦地笔耕,取得了可喜成绩。5年来,他先后在《煤炭企业管理》、《陕西煤炭经济》等全国、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21篇,约13万字。其中,一些论文还获了奖。1988年5月,由他和别人合作的《煤炭企业升级讲座》一书,被列为全国煤炭系统企业升级的指导读物。中国煤炭总公司企业协会还以此书为基础,组织全国煤炭系统的有关干部600多人在西安进行培训。1990年8月,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煤炭工业企业管理咨询》一书,也是同他人合作的产物。这本书对全国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同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为职工说话、办事,是工会干部的天职。对此,袁耀良却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他认为,工会干部履行职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完全应该的。但是,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在一些热点问题上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探讨,并使之成为一种风气,这对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企业行为的科学化、规范化,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是深层次地为职工办事的体现。

也许有人说他太傻,马上要退休的人了,还夜以继日地“爬格子”不知图个啥。但是,袁耀良却说,人老了,思想不能退坡。我是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有责任把自己在企业的体验和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为企业献计献策,为发展生产尽微薄之力。

“人生,取之于社会,决不可忘记服务于社会。”每当我回忆在铜川会见这位矿区理论家的情景时,袁耀良的这句座右铭,不时地闪现在我的脑际。 本报记者 韩志民

上篇:牡奋斗化工厂工地干部与技术干部在待遇上一样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0/12/19901225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12/25/06773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