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旺
钟馗,头戴乌纱帽,身穿素服袍,手执宝剑,足登朝靴,一脸“络腮胡子”,是我国历代民间除邪恶兆吉祥的理想人物。
钟馗是怎么来的?传说纷纭。小说《斩鬼传》讲,钟馗字正南,陕西秦岭人,才华出众,但相貌丑陋。唐德宗当政时,钟馗考中头名状元,但德宗皇帝听信谗言,以貌取人,欲将钟馗逐出龙庭。钟馗气短,自刎而死,到地府当了“驱魔大神”。也有传说钟馗出自灵壁。相传,有年淮北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处处闹鬼,这年冬天,在灵璧县城东三山庄一位姓钟的穷秀才家里降生了一个小孩,因其丑陋异常,似有九头,故被取名“钟馗”。自钟馗降生,三山庄再也不闹鬼了。后来,钟馗勤奋苦读,中了状元,人一离灵璧,鬼又闹了起来。皇上得知此事,便命钟馗前来巡察。当钟馗又要离开灵璧时,人们为图安宁,怎么也不让他走,钟馗便叫人们照他的模样画像张贴起来以镇鬼,于是,钟馗画便成了百姓镇鬼符。民间还有流传说钟馗是湖南酃县人氏,这一点酃县的老县志均有记载。钟馗相貌丑陋是实,虽天性好学,可每次赶考都名落孙山,只做了知县。由于钟馗是酃县人,又为官清正,因此,当地百姓为怀念这位清官,遂尊之为神,并为其塑像。钟馗神像的石刻版,现仍由酃县文物部门珍藏无损。据说,古代凡在酃县当过县令的官员,离任时总要拓一张钟馗画像,盖上酃县县府大印,揣在身边,以明驱“鬼”之志,这个习俗一直沿袭到民国初期。而沈括《梦溪笔谈》以及古籍《天中记》却记载:唐明皇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住一小鬼,刳目而啖之,自称是不第的武举钟馗,誓除天下的妖孽。唐明皇醒后,病也好了。于是命人作钟馗像。但清人顾炎武的《日知录》却又说“钟馗”二字盖于“终葵”演变而来。终葵原是一件物,即“椎”。天子执椎,用以服众,以显示威力。这个演变,大约始于唐代。
至于钟馗画,除唐明皇命画工吴道子画钟馗的传闻外,历代都有画家画过钟馗。今天,故宫博物院、辽宁、上海的博物馆等都收藏有著名画家所作钟馗画的精品。安徽灵璧县的钟馗画海内外闻名,1905年曾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