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农垦科技教育中心选育的“秦油二号”取得国内外领先地位,“七五”期间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省农垦科教中心油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殿荣带领该室科研工作人员,经8年艰苦努力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及杂种“秦油二号”,于1986年通过部级鉴定,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并向中国专利局申请被授予了发明专利权。在农业部专利事务所的支持帮助下,先后向九个省区转让了制种专利。据统计,从1986年至去年夏收,共培制“秦油二号”种子5.56万亩,303万公斤,累计推广“秦油二号”2100万亩,增产油菜3.67亿公斤,新增纯效益4.8亿元。这一新品种适应区域之广,推广速度之快,经济效益之大,在我国油菜品种种植史上是少见的。
杂交油菜“秦油二号”育成和推广,使大面积油菜增产三成以上,是继我国杂交水稻之后,在主要农作物杂优利用育种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居世界领先地位,《人民日报》曾以“世界第一个杂交油菜品种诞生”为题报道了这一成果。(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