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
最近,某局一位领导干部从基层回来说:“我在工厂一蹲两月,可工人还是不买帐。如今他们的觉悟也太低了。”
是工人没有觉悟吗?为此笔者专门作了调查。工人们是这样说的:“不错,人是下来了,并且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了。可你打听一下,他多占的公房退了没有?他儿子自费上大学的钱至今还由企业承担。这样的干部谁服?”工人说这是“带着‘尾巴’下基层”。
斯言不谬。工人们反映的情况,说明了一些干部这样下基层,与“坐着轿车转、隔着玻璃看”的工作作风一样,仍是脱离群众的表现。“下基层”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帮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毛泽东语)。这也正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任务。然而,有些干部一方面以为群众谋利益的名义“下基层”,另一方面却干着损害集体和广大群众利益的事情一一用人民给予的权利谋私利。
铁的事实告诫那些“下基层”的领导干部,要时刻检查自己是否带有“尾巴”。如果有,不妨割掉它,轻装上阵!诚如是,自然会得到广大职工的拥护,也才会真正达到“下基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