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革
过去孩子过生日,父母给做顿好吃的,或买件纪念品也就过去了。就拿我小时来说,妈妈给煮两个鸡蛋,乐得直蹦蹦。现在可不然了,由大吃大喝一顿,发展到互相攀比:买蛋糕、点蜡烛、互摆宴席……。一位家长对我诉苦说:“半年来,为孩子们过生日凑‘份子’,花了一百五十多元,人家都那么摆宴席,你不给行吗?”我最近对一个初中班做过调查,这个班共有男女学生38人,也许是受旧社会影响吧,由班长带头,个别家长支持,在班里成立个“过生日协会”。孩子们出于童心,“协会”里下设什么“联络处”、“宣传处”、“后勤处”……,每个人生日的年月日,分别写在登记簿上。“协会”按登记簿记载,提前三天,就要为过生日的同学操办。大家轮流过,过生日的宴席费,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其实,我们的家庭收入一般并不高,在孩子过生日时不适当的超前消费很不应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不利。有的家长很会动脑筋,比如给爱好音乐的女儿买把小提琴,或是给喜欢摄影的儿子买台照相机,在过生日的时候送给孩子。孩子得到的礼物正是自己所盼望所需要的,这对孩子的精神和未来的事业,都起到振奋和促进作用。还有邀请小朋友们到家做乐。大家玩玩唱唱,吃点糖果和点心,送张自己画的生日卡,留下几句美好的祝愿。这种做法,对增进孩子间互相交往,增强友谊,发展孩子的社会性能力都是很有益处的。问题是任何事情都应该量力而行,并应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