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新的一轮承包中,五棉集团在总结企业内部承包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企业集团内部承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八五”期间企业集团的振兴奠定了基础。
针对第一轮承包中存在的问题,五棉集团变过去讨价还价确定承包基数,为“一主多元”决定承包基数。即确保集团承包总目标为主,参照紧密层企业所属不同行业的资金利润率,前两期承包平均水平,生产、经营服务能力和预期经济效益,综合确定承包基数。
广泛采用“多元化”的内部承包方式,是五棉集团二轮承包的主要做法。他们从企业集团紧密层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功能、不同经营范围的特点出发,采取包死基数,超收分成;包死基数,递增包干;包死费用,节约有奖等多种不同承包形式。一是对外向经营和内向服务型企业,由过去的都实行利润承包变为“两包两保一挂一否决”承包,即包对外盈利,保上缴集团利润;包对集团内部生产服务的数量、质量,保基本服务费用或成本费用;实行工资总额和实现利润、上缴利润挂钩;生产质量否决。二是对商贸型企业(单位)放开手脚,采取“两包一保一挂一否决”的承包,即:包对外自盈利润(创汇)(或扭亏);包产品销售、物资供应数量、价格及有关费用;保上缴集团利润;实行工资总额和自盈利润(扭亏)、上缴利润挂钩(或提成);产品销售、物资供应数量、价格费用否决。三是对服务消费性单位采取“一包一保一否决”的承包。即包费用开支额,节约奖励;保必须的开支项目;服务质量否决的承包。
在新的一轮承包中,五棉集团注意建立新的风险承包机制,无论是集团对省政府的总承包,还是企业内部二次分解承包,他们均采取风验抵押方式,职工按着一定的比例交纳风险抵押金,若完不成承包任务用其抵补;完成任务比照银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本息。并且在承包期间,集团把所属各承包企业抵押金总额的30—50%拨给企业作为流动资金。 (丁力 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