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晴
每当黄昏起程的时候,西安的小吃夜市就开始了。灯光豁然亮了,象天幕里的繁星,伴着笑语人声,展示了一个别样于白日的境界。
风悄悄地涌来,星儿退在一旁观看。一个结结实实的小伙子,挺着健美运动员一般强劲的身躯,向一排卖涮牛肚的走去,顿时便有几个“来几串?”的询问声起,小伙子略置迟疑,望着其中一位年青的老板娘,咧嘴笑了,露出整齐的牙齿。她知道他会来的,她的摊位已经有几位正在品味的先生们。她为他递去一盘涮牛肚,也把笑容和热情递了过去。
灯光更亮了,夜更深了。
一对情侣来到这里,女士要吃汤圆,先生要吃砂锅豆腐,各取一家,却合吃一桌。这里的吃食应有尽有,小酥肉、红烧鸡、羊肉串、……吃客可以坐定一位,这家来点,那家来点,只要向隔壁的摊位伸长脖子说一声:
“喂,来碗粉蒸羊肉”,立刻就有耳听八方的跑堂倌旋而为你端上,还随着带一声悠远的吆喝
“粉蒸羊肉一碗——”。
市民们已经习惯于从傍晚到深夜的一处又一处小吃夜市。常有两口之家带孩子,把吃夜市当做增添家庭乐趣的一部分。小咪咪从幼儿园接回来了,摇着妈妈的手说,咱们今晚去夜市吧。在她小小的脑海里,夜市不仅有她这个小馋猫喜欢吃的东西,还有那一串串葡萄般的灯光,和那么多围桌而坐的不熟悉的人们。
最得实惠的是那些晚上出门办事的人们,十一、二点了,才从办公室出来,晚风轻拂,已经饥肚渴口了。就坐一家馄饨摊,老板笑呵呵地端上一碗馄饨,一股飘动的热气驱赶了午夜的清寒,端起碗来,香味攒鼻,再加上还有几位邻座吃客,心头便有“莫道我归晚,更有晚归人”的自慰感了。
走了两三里路,终是到了夜市的尽头,身后留下荡漾的诗情,流动着生命的夜晚,伴着繁星,在昏黄的街灯下步履姗姗,有说不尽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