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田勇刚)咸阳市制线厂女工窦美玲立足本职工作,大胆改革工艺,自1984年以来,年年被评为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先进个人。仅1989、1990两年,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工艺革新经实施为企业节约挖潜近50万元。最近她被我省推荐为全国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积极分子。
窦美玲今年29岁,1979年招工进厂,第二年到厂漂染车间化验室工作,开始自学大学染整专业的课程。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她逐渐掌握了染整工艺,并开始进行小改小革。1989年,她看到厂里硅油耗费太大,便对高温高压染色工艺提出了续缸过硅油的方案,并带头与工人师傅一起改装设备,编制工艺图。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每锅所耗硅油由12公斤降至4公斤,两年来共为企业节约40余万元。
去年年初,窦美玲又积极探索稀土染色新工艺,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试验,最后取得了成功,不仅提高了染色率、匀染率和色牢度,而且节约染化料12—14%。采用这一工艺,该厂每年生产深色线123吨,可创效益5.9万元。这个项目在省内同行业中属首创,被咸阳市政府推荐参加了省科技展览会。在搞好技术革新的同时,窦美玲还注意修旧利废。她把车间堆放的一些剩余染料,收集起来,进行化验分析,采用新的工艺配方,重新利用,其中光报废的福隆棕S—3RL染料重新利用一项,就挽回损失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