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 志谋
初见李新安,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他穿一件半旧的防寒服,头上扣着一顶圆帽,几撮桀骜不驯的头发硬是从帽子底下钻了出来。我打趣说这顶帽子挺别致,使他平添了几分艺术家风度。他笑了,揭下帽子,原来头顶前半部分竟是一片“不毛之地”。“不戴帽子不行哇,缺少植被覆盖!”他笑着调侃。
他今年才36岁。
15岁那年,李新安凭几幅已露头角的美术作品,被部队文工团破格录取,1974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便专门从事宣传工作。1979年,他以贺龙元帅身陷四人帮囹圄宁折不弯的革命精神为题材,创作了国画《逆风》。作品在庆祝建国30周年美展中获得好评,被《延安画刊》刊载。《异彩重放》参加1982年陕西青年美展,此画以丰厚的笔墨使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展现于世人面前。 《葡萄熟了》是以农村改革生活为题材的作品,1987年代表我省参加了全国农村致富美展。去年,他的作品《黔首丰碑》又在全国“爱我中华”大型美术摄影展上获奖。
李新安创作的成功是用艰辛的汗水换来的。他一家数口住在拥挤的两间平房中,为了画画,他把八平方米的厨房改造成画室。三伏天他把自己关在房中练画,虽然脱得只剩下三角裤头,仍然汗流不止。严冬季节,他穿着棉大衣戴着棉手套练。有时,他半夜灵感上来,爬起来披上衣服就钻进画室,一画就是一个通宵。
李新安注意吸收前人的绘画特点,又力求使自己的画形成独特的个性。他的人物画,往往寥寥数笔,就使人物形象出神入化地活现于纸上。《太白醉酒》是常见的画题,李新安同中求异,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让人物变形,造成失重感,使“诗仙”在醉态中显出豪放飘逸的性格。《晨曲》、《樱桃姑娘》等画以沸腾的现实生活为题材,画面吸收了民间原色强烈的对比手法,并将西方绘画光色效应融于其中,色彩绚丽,充满了现代生活气息。
李新安虽然作品多次在书画展览上获奖,但他仍在为国画事业的后继有人四处奔走。作为西安市青少年宫的国画讲师和艺术教育部负责人,他编写讲义,向学生授课,做示范辅导……现在,由他辅导培养的学生,已有多名在全国和省市书画评比中获奖,有的还在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上获得了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