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戈振直先后放弃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和西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数10名职工奋勇拚搏,挽救他们所在的工厂——合阳无线电厂。然而,天不遂人愿,由于产品的落伍和当时体制的弊端,这个厂终于还是倒闭了。
当时,戈振直凭着他那扎实的知识底子和那手搞无线电的技术,当个个体户搞无线电修理,恐怕要成个万元户是指日可待的事,何况还有几个厂子找上门来要高薪聘他当技术顾问。但是,他哪儿也不肯去,他不甘失败,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让企业从废墟上挺立起来,否则就对不住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1983年秋,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就在原无线电厂的厂址上兴建起了合阳县包装材料厂。戈振直受命出任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可当时既无资金,又无技术人才,市场上也没有定型的胶带生产设备可供选择。他去银行贷款,人家说先要归还原无线电厂的17万元贷款和利息。戈振直四处奔波,求爷爷,告奶奶,呼吁支持,地、县领导终于被他的牛劲感动了,给了他们厂15万元工业发展基金贷款,他从此开始了艰苦创业。
戈振直为钱作了难,深知钱的来之不易。他决定所需生产设备不去买而自己设计安装,为此他走出去请教专家,在北京某厂参观同类设备的短短几分钟里,他手插在裤兜里悄悄用半截铅笔绘下草图,偷偷将生产过程记下来。回来后设计研制组织安装成免水胶带生产线,实现了一次试产成功并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从考察产品到出产品,仅仅用了4个月时间,特意从北京赶来的一位全国胶带产品技术权威看到他的产品后连声说:“奇迹!真是奇迹!”
从那以后,戈振直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带领职工开发出了牛皮纸免水胶带、双面压敏胶带等六七种填补省内或西北地区空白的新产品,并抱着“不撞开大门绝不回头”的信念为产品打销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该厂很快成了产品畅销全国27个省市、年产值上千万元利税50万元的中型工厂。
按说企业有钱了,照规定花几个是应该的。可戈振直舍不得。他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情。生产免水胶带需要储油罐,但一个要花几万元。戈振直打听到本县甘井磷肥厂有个废硫酸罐如当储油罐用很好后,便去交涉,以收废品的价格500元钱买了回来。
每次到外地出差,他还象当年梁生宝买稻种时一样,身背一大包自家烙的干馍,住最便宜的店。一次到北京出差,找不上5元钱以下一晚的铺,他就硬让一家旅店,在其食堂给他支了张简易床过夜,结果只花了3元钱……
戈振直就是凭着这一股劲头,凭着要给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增光添彩的这一种精神,使他们的工厂从“废墟”上挺立了起来,成了本县最赢人的厂子,成了省上的先进企业,成了全国轻工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金龙腾飞奖得主。他自己也多次被评为合阳县优秀共产党员,渭南地区改革先进个人、省优秀企业家。
(党宏 吕东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