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纺织女工苦。在她看来,苦是苦点儿,但苦中有乐,因为她心中有执著的追求。从1982年进厂,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9年。9年来,她连续8年被评为厂级先进进生产者;1990年,被中纺部、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青年织布挡车技术能手,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今年“五一”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她,就是西北国棉七厂织布挡车工高玉萍。
小高是在纺织厂圈子里长大的姑娘,对织布女工的苦与累一清二楚。织布机的轰鸣震耳欲聋,上一个班巡回走动几十里路,开始她实在不愿意干。车间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对小高进行了耐心的帮助,使她很快安下心来。特别是何芳珍、张晓燕等一些教练和师傅们,为了提高青工的操作技术,手把手地教,牺牲了许多业余时间,使小高深受感动。家庭也给小高以很大的支持,使小高不断坚定了干好织布档工的信念,她瞄准当一名优秀挡车工的目标,开始了苦练技术、岗位成才的奋斗历程。
打结是织布挡车工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小高技术上的弱项,刚进厂时每分钟只能打一二十个结。为了攻下这一难关,她在师傅们的帮助下,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岗位练、业余时间练,平均每天业余时间打结2—3小时,仅星期天进车间练兵就达4000多小时。寒冬腊月,练得手指裂开口子,就贴上胶布;三伏酷暑,练得手指直出汗,就擦滑石粉。为了提高打结的速度,她用强度较大的化纤纱来练,揪断、接好。再揪断、再接好。机械地重复,简单地循环,纤柔的纱线把手指划出道道血口,磨出了个个血泡,她也从不间断,甚至练得手指骨骼都有些变形。即就是患病住院期间,她还躺在病床上继续练打结。功夫不负苦心人。小高的操作技术一年迈一个台阶,提高很快,仅打结一项,就由刚进厂每分钟10多个提高到现在的56个。从进厂的第三年,她就在省纺系统操作技术比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从1987年至1990年,连续4年保持着省纺总公司操作技术标兵的光荣称号。1990年,省纺总公司组织青工操作技术选拔赛,小高以处理断经50.1秒、处理断纬13.6秒、打结48个的优秀成绩,获得了第2名,作为我省纺织系统的代表,参加了在石家庄举办的全国纺织系统操作技术比武大赛,并以操作和理论综合考核的优异成绩,跻身于全国同行业同工种前10名。
倔强的性格,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小高奋发向上、勇攀技术高峰的精神支点,也是她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行为准则。她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经常提前到岗,加班延点,仅90年利用休息时间进车间查连疵,就有48次之多。9年来,她一直坚持在品种难度大、多机台的大岗位上挡车,年年月月超额完成产、质量指标,累计超产棉布54000多米,疵布率平均比计划减少5%以上。 (晓丰 凡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