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西安市金融系统近年来把扶持生产、当好参谋、为企业排忧解难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充分利用银行杠杆,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搞好科技开发,“七五”期间,全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共增加101.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西安市各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坚持向大中型重点企业、产值大户和利税大户倾斜,积极帮助国营大中型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西安旅游食品厂原是一家生产手表宝石轴承的轴承厂,由于产品销路不畅,企业一直亏损。西安市工行南关办事处和市中行、建行共发放贷款6000万元和外币贷款86万美元,支持企业引进食品生产线。1989年,该厂开发的小食品“太阳牌”锅巴,已成为西安的拳头产品,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1990年,这个厂完成产值1.8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税利3100多万元。各专业银行支持黄河机器厂和西安无线电一厂转产和技改后,使黄河厂年民品产值达7亿元,西无一厂产值由3000万元上升到3亿元。
为了支持西安市的科技开发工作,推进技术进步,各银行都增大了技改贷款和科技开发贷款的比重和投入,择优选项,积极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几年来,全市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的项目1000多个,新增固定资产80亿无,使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去年全国首届成果展览评比中,市工商银行组织24种新产品参加评选,全部获奖,其中两项还获得了金箭金奖。科技城市信用社成立两年来,为34个科技企业发放科技优惠或无息贷款929万元,支持开发研制了64个新项目。
西安市工商银行针对市场疲软的状况,今年还开展了“五个百”活动,即组织一百人的支帮促队伍,扶持一百户企业,提一百条合理化建议,帮助解决一百个问题,开展一百次扩销。这些为企业当好参谋排忧解难的活动,日前已收到明显效果。仅3个月,被企业采纳的意见、建议229条,参与企业购销活动273次,销售1.4亿元,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中的问题126个,灞桥区红旗信用社还为企业牵引搭桥,使该乡的服装产品被外贸部门远销到了苏联。 本报记者 周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