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架设“鹊桥”的人

——记西安市老中青残疾人婚介处主任杨桂珍

2023年08月25日

古城墙下,在那仅有8平方米的斗室里,我见到了你:瘦削、银鬓,50挂零,性直情爽。当话题提到为大龄青年、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解决婚姻难时,你显得异常兴奋

“我是1986年因患病提前病退了。平时我从许多职工家庭了解到,一些大龄青年、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常常为婚姻大事而苦恼和失望。因此就萌生了筹办一个婚姻征介处,当一个新型的红娘……”

1987年岁末,在西航公司双退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你自筹了300元资金,联络了四五位离退休职工。办起了“西安市老中青残疾人婚介处。”当初,因地处偏僻,闻者甚少,显得门庭冷清,无人问津。你采取“广而告之”的办法,提出义务为那些家境比较困难的职工和家属,或个人情况比较特殊的求偶者,一律实行免费服务。也许是大龄青年得到了真挚的热情,也许是残疾人、孤寡老人有了常人一样平等的待遇,一时间婚介处门庭若市,征婚求偶者络绎不绝。

有位女职工专程从汉中赶到西安,为聋哑的妹妹找对象。她们苦苦恳求你说,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帮忙解决。婚姻大事并非儿戏,你先慎重地为其选择了一位男友,结果男方不称心。尔后,你苦口婆心地奉劝她们先回去,可却时常惦记着这位聋哑姑娘的婚姻。经过你的细心寻觅,终于在某国防厂为其找到了中意郎君,相识不久就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为了家庭幸福,合家融融,你明确规定,每个求偶者必须证件齐备,离婚者必须出示离婚证,有效地杜绝了那些“先找好、再离婚”的征婚者。东郊纺织城某厂有位中年职工持离婚证前来登记,你亲自接待,悉心了解反目的原因,当发现其有复婚的可能性,你先后往返奔波五六趟,耐心细致地为双方调解矛盾,终于使这对夫妻破镜重圆,和好如初。

由于婚介处每月要接待求偶者近千余人次,你从早到晚不停地写信、预约、家访、做思想工作,常常忙得饭都顾不上吃,终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床上。许多职工闻讯后,纷纷赶来看望。当时你病得说话都十分困难,可心里还惦记着“成人之美”。东郊某水泥厂一女工的婚事遭到母亲的阻拦。又是你约其母到自己的病床前,一边打着吊针,一边开导劝说,终于促成了这桩婚事。

光阴似流水,1200多天过去了。你先后为3000多人办理了征婚手续,使400多对新人喜结良缘。其中98%以上是企事业职工,还有驻法大使馆工作人员、台胞、军人

吃着一颗颗甜蜜的喜糖,望着一张张甜蜜的“合家欢”,有谁能不为这从事甜蜜事业的人所动?!又有谁能不为这架设“鹊桥”的红娘而感叹呢!杨桂珍,“陕西省退休职工服务管理先进个人”的称号,你当之无愧!。

本报记者桂维平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汽车高能电子点火节油器面世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1/5/1991053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1-05/30/07032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