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社会治安问题是广大职工群众经常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治安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安定,群众的利益,经济的发展。实践经验证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昌盛。
今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专门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这项工作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包括“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打击是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大力加强防范工作,是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积极措施。根本的问题在于加强教育,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这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加强各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堵塞犯罪空隙,减少社会治安问题,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加强基层建设和制度建设,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
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作用,开展群防群治,是社会治安秩序好转的基础。首先,广大职工在第二个五年普法教育活动中,要学好法、用好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我保护、自我约束。其次,要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自觉抵制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积极参与扫除“六害”的斗争。第三,积极参加群防群治队伍,配合治安保卫部门,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维护企业内部治安秩序和社会治安。第四,发扬工人阶级大无畏精神,见义勇为,积极检举揭发各种犯罪事实和犯罪线索,配合政法机关同各种犯罪行为作不懈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