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满腔热忱解忧难

——记西安灯泡厂工会主席于学勤

2023年08月25日

白衫子、蓝裤子、黑布鞋,说话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真有点象地道的关中“老汉”。他就是西安灯泡厂工会主席于学勤。

56岁的于学勤是1986年从部队转业到灯泡厂的。虽说他当工会主席才几年光景,可在厂里一提到他,不少职工都会竖起大拇指:“没麻达!”

每天,天刚蒙蒙亮,于学勤就从离厂10多公里的家中骑车上路了。他进厂的时间总比上班的时间提前半个小时。他还自立章法——一定坚持深入车间,了解中、夜班工人的生产情况,天天如此。同志们见他天天早来晚走,风雨无阻,就诚挚地劝说他:“于主席,您也该在厂里要一套房子了。”可他笑笑说:“厂里房子紧,咱当工会主席的不能伸这个手。”

灯泡厂建厂21年,18年都是在亏损中度过的。基本建设差,职工福利设施跟不上。1989年厂长李秀敏上任后大刀阔斧搞改革,于学勤抓住这个时机,先后三次组织职工代表同厂长座谈,让大家敞开心扉,提合理化建议,提可行性措施,把话说完,把气出尽。/什么一车间楼梯长年失修,损坏严重,夜班工人经常崴脚;什么汞灯车间水笼头漏水不断,影响生产……这些长年无人管的事,不久都得到解决了。平时,工会经常组织形式内容多样的民主座谈会,发动职工畅谈兴厂大计。工人们感慨地说:“厂里看得起咱,咱可要干出个主人样来!”

职工干劲越大,于主席就越事事想着职工,关心职工。夏天,车间温度高,在资金紧张情况下,于主席东挪西凑,及时买回了饮水桶、铝壶,解决了职工喝水问题。接着,他又同劳动服务公司、财务科联系,千方百计从厂里挤出一万元办起了冰棍厂。他还经常同工会其它同志一道,将清凉的绿豆汤一桶桶送到生产车间去。冬天,寒风瑟瑟,包装车间取暖设施差,工作环境艰苦。于主席就立刻派人购回10台暖风机,增设棉门帘,又主动同基建科联系,将损坏的墙壁修补好,解决了取暖问题。

于学勤不仅下力气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对职工的生活疾苦,他更是挂在心上。有个职工因病去世后,小女儿上学时又被篮球架砸伤。于主席得知详情后,多次找房管部门,给孤儿寡母在厂里解决了住房,又及时送去补助金200多元。

为了扩大生产,灯泡厂近两年不断招收新工,职工人数从900多名,一下子增加到1600人,但是职工宿舍面积却没有增加。中、夜班工人的住宿矛盾非常突出。于主席为这事没少费神,他根据因地制宜的方法,提议采取公寓化管理,由厂里投资4万元购置床上必需品,装修厕所,很快解决了职工奔波之苦的问题。于学勤认为,企业发展了,可不能忘了老工人。于是,他亲自南下无锡,联系疗养地点。一年来,先后使70多名老工人得到外地疗养的机会。

(梓苑 刘萍)?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偷梁换柱毁档案 杜某被除名 大火无情人有情 孤儿得照应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1/6/1991061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1-06/15/07057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