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单位开展了“假若我是一个乘客”、“假若我是一个用户”等活动,用换位思考的办法来设身处地地体察对方的困难和苦衷,这无疑是一种提高职业道德,搞好周边关系,增加相互理解的好办法。
我国有句古话,叫做“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这大概也就是换位思考吧!现在不少人谈起自己的工作来,谈起自己周围的环境来,总是牢骚满腹,意见重重。这固然与当前某些地方和单位的党风、社会风气不正有关,但是不是也有因人们所处的地位差异,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的原因。一个人若总是跳不出个人利害的小圈圈一顺顺看事看人,再没理的事都觉得自己理长,处处总感到自己吃亏,剩下的必然就是别人的不是了。假若能换个位置,遇事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想,是不是矛盾就会少一点?人常说,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一家不知一家难,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提倡换位思考,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思考问题的方法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处理自己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世界观问题。它的核心是“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品德。有了这一点,作为领导干部,就能够像焦裕禄那样,“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作为普通一兵,就会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如此,人们就不仅仅是呼唤别人对自己的理解,而更多的是去理解和关心别人,也才能够真正使理解万岁。 (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