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西安,有一位被老百姓深深爱戴,深深敬仰的人。他不是焦裕禄,但他却和焦裕禄一样,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古老的长安大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活着,使人振奋激励!他死后,令人撕心裂肺!留给了人民永久的思念。
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铁市长”的张铁民同志。
“铁市长”——是古城人民送给这位年过花甲老市长的尊称!这称号,包含着多少感人肺腑的传奇般的故事!
今天,我不讲他在经济发展,市政建设方面的辉煌业绩,我只说说在市民中广泛传颂的他的一些“小事”。
一次,一位“老百姓”提着一口新买的漏锅,闯进市政府告状,市长亲自提着锅来到了商店。“铁市长换锅”轰动了古城西安!
一位工人的孩子不幸得了骨瘤,跑遍西安各大医院都不收治。家长万般无奈,给铁市长写信求救。市长停止办公,伏案疾书,一封亲笔信送到了医院。信中这样写道:“院长同志,我乞求你们,收下这个孩子!”院长感动了!医生们感动了!孩子的家长热泪盈眶,激动地要给市长下跪!
一个名叫刘普航的小伙子,一家老少三代挤住在一间只有12平方米的油毡棚里。为此,他给市长写信反映群众住房紧张的问题。他感到非常痛心!当时,铁市长的住房既未超标,又不算宽绰。可在一次领导干部会上,他主动带头提出让出自己的部分住房,硬叫儿子一家3口搬进了租赁的农民的房中。
人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朝里”有人好办事。但是,在“铁市长”这里不见得!
山西老家来人托他办私事的,一个都没办成;儿子单位想走他的后门的,全都被婉言谢绝;那年,他女儿考上了大学,但因年龄超过一岁,没能录取。当时,只要他打声招呼,问题就解决了,可他就是没去。老伴流着泪苦苦哀求他:“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你我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女儿的前途想想”。铁市长语重心长地说道:“我是一名党员,一个领导干部,怎么能带头走后门,让群众戳咱们的脊梁骨?”……
时代呼唤这样的民族脊梁,人民需要这样的好干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9月17日,就连张铁民本人也未曾料到,病魔会在这一天突然夺去他的生命。我们的铁市长走了,他走的是那样的匆忙,没有来得及向亲人和他的市民们说上最后一句话。
人民流泪了,百姓们哭泣了!西安城震动了!
市政府秘书处的门前,一位50岁左右的女同志,颤抖着双手,捧着8尺长的黑纱,放声痛哭!
一位87岁的老太太,带领着一群妇女,在风雨交加的清晨,含着泪为铁市长送去了“勤政廉明,秉公执法”的大匾。
数不清的单位,数不尽的人群,在默默地含泪制做着花圈。
在通往火葬场的路上,红星街小学400多名小学生,在一片哭泣声中,拦住了铁市长的灵车,不让曾去看望过他们,为他们解决学习困难的“铁爷爷”走去。
人民在哀悼,群众在思念,我们的铁市长、党的好干部张铁民同志他没有死,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赵建民 米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