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前夕,中央组织部表彰了一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宝鸡市公安局长权振英就是其中的一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数年如一日,英勇顽强,多谋善断,舍生忘死,秉公执法。在当地不少机关、厂矿和企事业单位提起权振英的名字,人们都会由衷地称赞说:“他真是职工群众的忠诚卫士!”
冲锋陷阵
权振英从1949年7月起从事公安工作,一直在公安战线奋战了40多年。他当过预审员、看守所长、公安处侦察员、侦察科长、省公安厅副处长。1986年11月任宝鸡市公安局局长后,老权仍是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处处做干警的表率。发生重特大案件,他都要深入现场和干警一起苦战,先后参与研究和指挥侦破650多起重特大疑难案件。
1982年2月19日凌晨,宝鸡市公安局接到报案,有一名罪犯持枪劫车行凶。权振英不顾生命危险,当即率领刑侦科干警驱车追击。凶犯见势不妙,慌忙跳车藏进菜园内。权振英迅速组织赶来增援的干警包围现场,当场生擒凶犯,并缴获半自动步枪1支、子弹数发,只用了5分钟就结束了战斗。由于权振英英勇果断,及时出击,避免了一场因失恋报复行凶杀人案的发生。
1987年5月21日夜,秦岭观音山车站发生两名罪犯持枪杀害了3名铁路工人的特大案件。当时,地方公安、铁路公安、武装部队共出动400多人参战,群龙无首,现场混乱。权振英主动挑起总指挥的重任,指挥铁路公安人员把守车站,其他警种组成三个包围圈,将持枪歹徒穷困孤山两天两夜,他自己不顾个人安危,亲临一线组织搜山。在强大的政治攻势和武力威慑下,干警们未流一滴鲜血、未发一枪一弹,便将两名案犯生擒,受到公安部通令表扬。
1991年2月3日晚,正在家中休息的权振英听到外面大街上消防车警报声。在未接到报告的情况下,他领上局里一名值班干部,赶到西关火场。原来是省石油公司宝鸡分公司福临堡油库储油罐汽油泄漏,流入附近地下排水管道,在下游引起燃烧。他立即吩咐值班干部赶回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自己身入险区,查完第一个排水道井口后,刚查到第二个井口,就发生了轰爆。他不顾熊熊烈火和继续轰爆的危险,一面指挥灭火,截断火流,一面设法疏散群众。共奋战了一个小时,终将大火扑灭,避免了更大的灾害。
廉洁奉公
权振英身为市公安局长,他秉公执法,不谋私利,只讲奉献,不求索取,自觉维护党和公安机关的声誉,维护法律的尊严。
1990年,局里新盖的家属楼落成,同志们见他住的是一套旧房子,建议他调整一下,但权振英谢绝了。在他的带动下,公安局党组的其他同志都表示不住新房,把新房分给困难大的干警。他三个子女,没有一个安排在公安机关工作。他对家属严格要求,约法“三章”:不准帮人说情,不准借他的名义办事,不准接受他人的礼物。他家居本市,亲朋好友、老乡、同学免不了找他办事,有的孩子犯法被抓,求他网开一面;有的请他解决亲属的“农转非”户口;有的求他将其子女调进公安机关等等,他都一一严辞拒绝。对于个别领导乱开口子、
弄虚作假、私批“农转非”户口的,老权顶住各方压力,先后注销22户56人。对社会上的“农转非”户口,宝鸡市公安局实行“五公开”,即户口指标公开、条件公开、评议员公开、评议过程公开、办理结果公开。并采取了民主评议、三榜定案的方法,受到了企事业单位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称赞。
勇闯新路
宝鸡市地处陕甘川交界,是通往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社会治安复杂,敌情严重。八十年代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各类案件扶摇上升,一度搅得人心惶惶。面对严峻的形势,权振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适时组织公安干警开展专项斗争和专项治理,从重从快打击抢劫盗窃、破坏水电设施、破坏军用电讯设施、车匪路霸、制毒贩毒等犯罪活动,刹住了一度猖獗的“六害”歪风。
在抓要案、刹歪风的同时,权振英积极研究在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特点,探索加强公安工作的新路子。他撰写的《试论中等城市公安工作改革》一文在全省公安理论探讨会上受到好评。他根据近年来科技进步和国外犯罪手段的传播、犯罪分子作案逐步智能化的犯罪特点,设法更新侦察手段,在全国率先实行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录像录音资料储存的办法,大大提高了识别捕捉案犯的能力。1987年以来,共存入了2.5万名违法犯罪分子的资料,仅在1990年破案中经群众辨认破案256起,其中重特大案件83起,公安部为此派员来宝鸡市总结了经验。
在权振英的精心组织和指挥下,经过广大公安干警四年来的艰苦奋战,宝鸡市的治安形势有了明显好转。1990年全市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19%,政治案件下降70%,治安案件下降12.5%,火灾、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全面下降,没有发生影响大的恶性案件和恶性事故,职工群众普遍反映有了安全感。
本报通讯员 郑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