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恩,细高个儿,温文尔雅,一身整洁合体的衣服,使人无法把他同筑路工联系在一起。但他却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筑路工人的信任,大伙亲切地称他为“娘家人”。
刘兆恩是1989年4月担任段工委主任的,3年来,每个职工的“吃喝拉撒睡”都装在他的心里。用他妻子的话说:“我家老刘呀,把我们娘仨也没象那样当事过。”
今年4月,第三作业队发生了一起工伤事故,致使一名青工下肢神经麻痹。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瘫痪的可能。当时老刘正犯胃病,听到消息后便坐不住了。他一天一夜未合眼,陪着这名青工由工地医院到县城医院,又赶到兰州四处求医。经过多方诊治,这名青工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可这样一折腾,老刘的胃病又加重了。这名青工拉着老刘的手,硬咽着说:“刘主任,我说啥才好呢?”
该段进入“引大”工点后,由于工程标价低,一次性投入大,造成资金紧张。有时工资三、四个月发不到工人手里。第四作业队有个四川籍工人小曹,妻子在农村,家里人口多,经济较紧张,几个月眼巴巴等不着柴米油盐钱,气得妻子千里迢迢赶到队上找他闹离婚。老刘得知后,主动上门找小曹的妻子做工作,还领着他们夫妻在施工现场看了一遍。边看边详细地向小曹妻子讲述单位现状及工人生活的艰苦。过后,老刘让小曹几个老乡的家属给她做解释工作,使这对夫妻关系“化险为夷”。在她离队前,刘主任又拿出自己积攒的100元钱塞给她。捧着这些钱,小曹妻子感动得泪流满面。就是这样,老刘3年来为解决职工生活困难,共借出去了3000多元。而他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又只是一个普通的幼儿教师。
别以为老刘是个生活古板的人,他还有“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绝招呢。二段工程地处偏僻的深山老林,交通不便,文化闭塞,职工业余生活非常枯燥。老刘就合计:何不利用自己的专长,再从工人中发掘一批“演员”,组成个工地文艺演出队,来丰富职工生活呢?主意打定,他平时就留心起来。于是,职工中的“小百灵”贾真、“小天鹅”范晓娟、“滑稽鬼”王海青,还有副段长漂亮的妻子金星子,便成了演出队的台柱子。老刘带领演出队,经常活跃在工地,使寂寞的山沟里充满了职工们的欢声笑语。 (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