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30日上午,咸阳市秦都区政府的门前。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锣鼓声中,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职工们和退休老工人将一面“为民解忧”的金字大匾送给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区委、区政府领导。
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是个集体企业,前些年因经营不善,在激烈的竞争中陷入困境。到1988年底,这个仅有360多名职工的企业竟负债55万元。1988年12月到1990年3月间,公司的200多名在职职工和91名退休职工没发分文工资。有些职工靠卖香蕉、蹬三轮、摆地摊维持生活。为此,一些职工曾多次找区政府反映情况。
该公司职工的困苦烧灼着秦都区领导的心。去年3月,区委区政府领导在深入该公司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果敢地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调整了该公司领导班子;二是及时兑现承包合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三是积极帮助公司揽活,先后协助承揽到兴平变电站、市育才中学宿舍楼等一批工程。为使该公司在竞争中以过硬的质量站住脚根,区委、区政府还协助公司对技工全部进行了一次质量轮训,将27名技术工长和质检员送到省上培训。区上的领导还经常到施工地点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一次副区长韩阳春在质量检查中发现一栋已验收合格的办公楼有几处门窗稍有变形后,立即让返工重做。
一年半来,二建干了6项工程,其中3项为优良工程,在咸阳建筑市场的声誉日隆。市生产资料公司一开始只给了二建一项盖家属楼的工程,竣工后看到质量好,又将办公楼的工程给了二建。
高质量带来了好效益。目前该公司所欠的债务已经还清,在添置了15万元的设备后,账上还有盈余。工人们除工资外月月都拿到了奖金。
本报记者 曲亚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