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电视连续剧《公关小姐》主人公周颖身着的公关服在西安荡起一股不大不小的时装热,大街小巷,不时地飘过一袭长衣短裙……
这种处在表象的后面,则悄悄涌动着一股“公关热”。
酷暑难耐的7月中旬,记者采访了陕西公关培训学院院长、教授王成业。他说,公共关系是一门新学科、一种新概念,人们为了现代生活中美好的人际、商际关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四处寻觅,而公关课程如《公关原理》、《社会学》、《谈判技巧》、《礼仪》等,是科学的总结,符合人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先后办了两期培训班,期期爆满。许多人放弃休息,骑车奔波数十里,自费听课。
首期培训班是与团西安市委合办的,原准备了一个百十人的班,没想到通知一出,应者云集,报名300多人,上至六旬老叟,下到初中刚毕业的小伙,职业更是五花八门:干部、工人、法官、干警、在校大学生、个体户……七月中旬开班的第二期又是二百多人。
为了探究一下人们的学公关的心态,记者走访了一些学员——
28岁的张国庆来自朝阳仪器厂,自费学习。他在大学的专业是光学测量,现在厂内搞技术管理。他觉得学点公关知识、心理学、市场学、礼仪知识很有必要,既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工作。
王莉,25岁,西安电器设备厂销售科工作,自费学习。她讲得挺干脆:“搞销售是要让对方接受你的产品,但首先要让对方接受你的为人,所以学公关十分必要。”
周树新、张旭光、梁西建均来自东方机械厂,刚毕业于陕西兵器工业职工大学,在厂里搞技术工作。有一次和外商谈判,他们虽从技术、可行性方面进行了缜密论证,但对谈判程序、谈判心理学掌握不够好,结果并不理想。他们认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吃惯了皇粮,对社会交往不甚重视,但从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不搞公关就无法立足于市场。
一位刚到西安变压器电炉厂报到的女大学生,也自费参加了学习。她说,买条裙子还一百来元呢。把这钱用来学点公关知识,更深层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得更洒脱、更优雅,难道不值吗?
看来,与裁剪热、美发热、书画热、气功热、迪斯科热相比,加入公关热的人们多是初涉世的职业人员,虽然不排除个人的功利目的,但是从人们美好心灵的回归、良好素质的培养及社会总体效益来看,公关热乃是大有禅益的。
本报记者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