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恩仅仅是陕棉十厂600来号人的织布车间工会主席。但是不少职工提起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能给你讲一箩筐有关他关心职工的事来。
女工王玲结婚,他忙前跑后,联系大轿车,安排人陪送。俨然一副娘家人的身份,把个喜事办得红火热闹;职工岳敬霞的住房要搬迁,因各种原因,得不到解决。老赵知道后主动多方奔走,上下询问,终于打开道道关卡,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车间有个青工患精神病,病犯了谁的“账”都不买,只认老赵的“茬”,啥事儿都愿找他叨叨。赵炳恩当车间工会主席仅三年,可全车间600多人,他家访和谈心就不下400多人次,把组织的关怀和党的温暖送到了职工的心坎和家里。
今年大年初二,人们正忙着过节。这时,职工姬西安的母亲突然去世。这突来的横祸使姬西安不知所措,真不知该干些啥。又是老赵丢下家中正在欢聚的亲朋好友,来到了姬西安的家,帮助他联系安排好后事,里里外外,就象对待自个家里的人一样。事后,还给姬西安困难补助200元。把个姬西安感动地逢人便说:“共产党好,组织亲,赵主席是个大好人。”
有人说:“工会主席是个空架子官,没权、没钱,光管麻烦事儿。”这话不假。对职工中如此多的麻烦事儿,老赵总是一声不吭地去办,而且还非要办好不可。劳模邢东岭只顾埋头苦干,婚姻大事迟迟没能解决。又是老赵牵线搭桥,动员各种关系终于为其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对象。可在将要举行婚礼的时候,两亲家为件小事“顶起牛”,眼看这多磨的好事就要“触礁”。老赵急了,自掏“腰包”,犒劳牵线人,两人在两亲家中穿梭“外交”不停,使两亲家终于冰消云散,握手言和,一对新人也喜入洞房。
(王德宽 李建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