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及女强人,人们往往与气度非凡、勇于竞争的女性联系在一起。可眼前这位朴实、和蔼的女干部,虽谈不上是女中豪杰,但却是有胆有识,积极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优秀基层领导干部。她,就是连续3年荣膺西安市轻工系统优秀工会主席的王凤琴。
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王凤琴,曾干过团委书记、副厂长、副书记,先后易位4个单位,都给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4年前,王凤琴从省委党校毕业后,被组织分配到西安啤酒厂主持工会工作。新来乍到,一个人见人躲的“差事”落在了她的身上。原来全厂职工翘首以待的70户家属楼落成待分,粥少僧多炸了锅。一旦分“砸”,其后果不堪设想。有人出主意让她借病住院,一走了之。但王凤琴此时想得更多的是职工那眼巴巴盼分新房的心情。
于是,她毅然挑起了分房重担。一家家的访,一户户的查,她与调查小组成员整整忙乎了3个月,凤琴对全厂职工住房状况了如指掌。随后又把分房草案修改、补充、再修改……职工代表大会一次通过。王凤琴还通过职代会选出15名代表共同监督分房方案的实施。终于,一纸“黄榜”贴了出来。分上房的职工欢呼雀跃,没分上房的职工心平气顺。
有位工人说,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分上一套4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他找到王凤琴说:“王主席,你秉公办事,我算服了。”有位干部与王凤琴私交不错,原指望这次分房能照顾个三室一厅。可他万万没有料到,王凤琴硬是按章办事,一平方米也没多分。
如果说,为职工利益敢担风险是凤琴的一大特点的话,那么充分体谅职工难处,顾大局巧协调,则是她的一贯作风。有一次,她去某车间了解情况。刚进车间,工人们“呼拉”一下围住了她,个个涨红了脸。原来由于原料和夏季高温等因素的影响,使半成品率下降,按与厂部承包合同规定,奖金分文没有,工资还要倒扣。王凤琴耐心地了解了详情后,既指出车间工作的不足,又及时向厂部反映了这一实际问题。终于,使该车间工人在当月领到了工资和奖金。
王凤琴虽身为工会主席,但同时又分管厂劳司等5个职能部门,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然而,职工的疾苦却总是牵挂着凤琴的心。今年6月的一天,王凤琴下班路遇一起车祸,她唯恐是厂里上夜班的职工。当她挤进人群得知确是包装车间新调来的女工后,不顾休息即刻招呼速送医院,然后返回厂里通知家属,并会同车间支书一直守护到晚上10点多。清酒班班长彭军因爱人单位远,孩子没人带,可厂里规定只允许女职工的孩子入托,彭军为此苦恼极了。王凤琴得知后,同车间支书雷挺多次和有关部门协商,托儿所终于破例收下了彭军的孩子。打这日起,彭军象憋足了劲,带领全班连续3个月创清酒班产历史最高水平。有人纳闷:“你们这么大的干劲从哪里来?”工人们豪爽地说:“厂里想着咱,咱也念着厂。”
不是吗,没有这滴滴真情的汇聚,没有这奉献爱心的领导,工人怎能发出“好酒出自咱的手”这样的肺腑之言呢? (桂子 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