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象天河决了堤,7月28日早晨,一场罕见的倾盆大雨从久旱的关中大地上空直泻下来,倾刻之间,遭受暴雨袭击的陕西柴油机厂变成一片汪洋。接着,肆虐的洪水如脱缰野马一般冲进厂门,直向厂区涌去……
面对洪灾,陕西柴油机厂的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无私无畏,以实际行动锁住了“蛟龙”,保住了工厂,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赞歌。
水情就是命令
苦心建造多年的工厂被洪水淹没,怎不叫人心痛?在洪水的严峻考验面前,广大职工毫不犹豫地作出了“先保工厂这个大家”的抉择。
当暴雨袭来的时候,有色金属分厂厂长徐英正在菜场买菜。望着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他忽然想起那地势较低的车间:“万一洪水涌进厂房,那如何是好?”想到此,他顾不上与老乡算帐,拔腿就向车间跑去。
与此同时,何清秀已经坐在她的播音台前。这天一大早,望着雨雾蒙蒙的天空,这位年轻的女播音员就预感到将有暴雨来临。因此,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她来不及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便头顶风雨,走进厂区,走向自己的工作台,把厂防汛指挥部的命令传向全厂各个角落……
战斗在前哨
“堵住厂门,把洪水排泻到护厂河内!”当查明了水情水势后,厂防汛指挥部的成员们立即兵分两路,向东、西厂门奔去。于是,堵洪泻洪的战斗便在东、西厂门口开始了。
党群机关、技术处室的干部先锋队和技校的青年突击队担负着保卫东、西厂门的任务,他们在厂领导秦品贤、赵建仁的指挥下,用血肉之躯与洪水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装沙的装沙,堵水的堵水,同志们顾不上打伞,衣服全都淋湿了,脸上的泥水和汗水融为一体,鞋掉了顾不上寻找,手脚被泥沙划破了也不知道。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尽快堵住洪水,保住工厂这个“大家”。
警卫队的广大官兵也加入了“前哨”的战斗。他们一面配合其他单位的同志搭防水堤,一面用铁镐凿开护厂河的护墙,把无情的洪水排泻到护厂河中……
“抗洪尖兵”
洪水当前,陕柴厂的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抗洪排涝第一线。他们和普通群众一道,顶风雨,排洪涝,起到了党员干部应起的作用,职工们亲切地称他们是“抗洪尖兵”。
下水道“咕咚”着直往上冒水,厂房顶也开始漏雨了。正在这时,张蓉冠匆匆地赶到车间。这位年近半百的机械一分厂厂长一直患有严重的胃病,而这几天他的胃病又犯了。然而,一踏进年久失修的车间,他便顾不上胃病复发,带领职工开始了堵漏排水的战斗。
而此时此刻,刘英凤正坚守在西厂门口的抗洪第一线上。按说,这位40多岁的女共产党员此刻本应躺在家里休息,因为就在前一天,她在工作时中暑了。然而,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迫使她走出家门,带病加入了抗洪保厂的战斗。她的行为感动了周围的同志,一位青年人由衷地说:“和刘师傅相比,咱如果不冲在前面,那还叫什么陕柴人?!”(杜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