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人包一个工程,一人包一个项目,落实资金,抓质量,促进度,到年终若不能如期完成各项进度指标进行处罚——这是咸阳市秦都区17名区级领导,在“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中,为促进本区经济发展,自己给自己身上压的担子,给自己头上套的“紧箍咒”。
从年初起,秦都区区委、区政府领导进一步强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要求区上各大班子领导深入基层,真抓实干,要求区上各部门都要为经济工作服务。于是,区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企业、搞活流通的3个决定,区纪委、检察院、法院也制订了为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保驾护航的措施。
区上还从长远着眼,和港商及辖区内的部省企业及大专院校,共同投资1亿多元,兴建了年累计产值可达1.5亿、利税1800万元的15个企业。为促使这些企业按时保质地完成建设进程,该区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等6大家17位区级领导,个个承包了一个工程项目。区委书记赵德发首先承包了投资2100万元,年产值1800万元,利税1200万元的咸阳苎麻厂建设工程。区长国强承包了该区与4400厂共同投资700多万元兴建的西郊商场工程,人大主任张继明、政协主席李林生分别承担了该区与陕西中医学院合建的咸阳制药厂,及该区古渡乡与香港敦协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兴建的电脑3.5软磁盘厂工程。
近来,该区17个区级领导在搞好本职工作之余,经常深入到所承包工程点现场解决存在问题,确定项目的实施方案,使各项工作进展都较顺利。
在区领导模范行动的影响下,目前,该区区级机关千名干部中不尚空谈、实抓实干风气越来越浓。 (高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