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是个已过了而立之年的文学爱好者,近来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作品,我挺高兴。可妻子说儿子到了上学前班的年龄,让我进行“学前教育”,给孩子辅导,就没了时间创作;不辅导吧,又怕误了孩子,真是左右为难,急盼得到您的指点。
唯男
唯男同志:你好。
我可以给你讲一讲我的故事。
我开始从事创作的时候,女儿七岁,儿子五岁,家里只有一间房。不久,我的妻子又患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我们家只有一张桌子,因为房子小得只能放下一张桌子。女儿刚上小学,儿子刚上学前班,似
乎比你还要紧张一些。两个孩子共用一张桌子,我就站在横头,指点他们学拼音,写字。我必须等他们全都做完作业,由我或妻安排他们上床睡了,桌子才能给我腾出来。那时间,一般是在晚上九点到十点间。
我们这样的情况维持了整整八年,也就是一直到女儿上高中。两个孩子都上中学,他们的作业往往要做到十一点十二点乃至深夜,两个人再不能共用一张桌子,我使用的缝纫机不得不让给儿子,于是我只好趴在床上写作。与此同时,我还担任了孩子们的伴读。伴读很苦,初中的课程早忘了,要从头学起,尤其是英语。每天下午六时到七时,我一边摘菜做饭一边听他讲。
现在想起来,我自己也很奇怪,我的时间是从哪里挤出来的呢?因为十余年来,我竟用这样挤出来的时间发表了一百八十万字的作品。
我记得我常常是清晨起来就写,写到八点去上班。那时我是一名工人,八点钟要准时到车间翻考勤牌。要是迟到了,是要扣奖金的。
那么,你呢?我这样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可以让你不再左右为难吗?而你,是一名教师,最起码,没有八小时的工作制让你必须在准时准点去翻考勤牌吧?
就回答到这里吧。祝你成功。
周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