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厂1985年建成,主要生产凸版纸、书写纸等产品。固定工、合同工、副业工等全算上是298人,不算多,但结构复杂,企业在管理上有难度。
过去,厂里只在严管重罚上下功夫,往往造成职工的逆反心理,在机器、设备上撒气,比如合电闸不用手,用杈麦草的杈把使劲一捅,坏了,叫检修工,当班工人便休息。任务完不成,上头急下头不急,我们当地把这叫“上焦下凉”。去年一年,工厂就亏损18万元。
怎样把大伙的心拢在一起,想厂爱厂护厂为厂呢?我想,企业的“企”字顶上就是人,只有围绕人抓企业,才能见效益。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管不了社会,能管了厂内。我担任厂长以后,用半个月的时间,先后召开了老职工、新职工、临时工、女职工、双职工、复转军人、班组长、管理干部等不同类型人员参加的十一个座谈会,和大家交心、换心,共议企业命运。同时,我们几个领导议定,要时常把职工放在心里,厂里仅有几部车,但凡职工送危急病人、盖房等大事要事,随叫随派,绝不延误。纸厂“一头沉”职工多,忙天,工厂给职工放5天假,轮流回家收麦。厂里关心工人,职工自然想着工厂,200多名收麦的工人无一人超假,坚守岗位的工人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当月纸产量达到173吨,是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
工厂还利用造纸麦草的下脚料办了饲养场,养十几头猪,用来改善职工灶的伙食。逢年过节,干部顶岗,工人休息。今年春节,为撵任务厂里没放假。除夕夜,5名厂级领导都没有回家,到现场检查、食堂帮厨,先请上后夜班的职工吃饭,再请下了前夜班的职工聚餐,工人们看到厂长、书记、工会主席齐刷刷站在面前为自己敬酒,有的人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大事小事把工人放在头里,工人也将对干部的同情心理转变为爱护、拥护心理——工厂是大家的,干好了人人脸上有光,腰包有钱,干垮了谁也没便宜。心齐了,活就好干,1575圆网纸机,设计日产量5吨,现在经常干到7吨左右。吨纸耗草、耗煤、耗电、耗碱均低于国家标准。产量逐月上升,质量稳步提高,管理走上了正规,到5月份已扭亏为盈。目前,产品综合合格率达100%,已上交税利21万元。这不是我郭耀政有能耐。将心比心,你将职工当作至友,心里有职工,办事为职工,理解、尊重、关心、爱护职工,职工还能不一心为工厂吗?我以为这比单纯的我说你听,我管你服,不然就鸭子过门坎——摔桌(啄)子摆脸,来个难看强一万倍!
(本报记者韩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