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集邮

2023年08月25日

宝鸡县52号信箱 李建华

在十二平方拥挤的小窝里,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领地——写字台上的一个抽屉,里面装着几本厚厚的集邮册。那是我几年来精心收集的宝贵“财产”。

要说集邮,还得从我上中学的时候谈起。记得在暑假的一天,我实在找不出什么事可干,就拿出家里的几本影集作消谴。当我看到其中的一本时,惊讶地发现里面竟贴满了大大小小的邮票,这五彩缤纷的小小方寸象有一种魔力,一下子吸引了我,我当即从爸爸那里要了过来,开始了我的集邮生涯。渐渐地集邮热在祖国大地上兴起,集邮杂志的复刊给我带来了许多集邮方面的知识,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这几年收集的几本邮册,竟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我按照杂志所介绍的方法,把我的邮票进行分类、整理,使杂乱无章的邮票各就其位,组成了一本本有次序的邮册,我的集邮生活向前迈了一步。

记得有一年我去本市观赏邮展,发现展框中有一专题叫《本草纲目》,对我印象极为深刻。这个专题融汇了医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它汇集了有关的封、片、戳,布局合理,结构紧凑,集知识和趣味为一体,使观展人员受到一种美的享受。直到这时我才知道集邮这种高雅的业余活动还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我开始选定自己的专题。在和邮友们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枚香港发行的古代服饰邮票,这枚邮票相当漂亮,但周围的邮友都说不出这种服饰出于那个朝代。我就开始将“古代服饰”作为我的集邮专题研究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邮票收集和资料收集,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使我大开眼界。不少鲜为我知的历史知识跃在眼前。从山顶洞人的石珠项链,到战国时期的绣罗单衣;从汉代的“榴花不似舞裙红”,到唐代的“慢束罗裙半露胸”;从宋代的“千褶裙”,到清代的“月华裙”;从旗袍的出世到中山装的崛起;从“文革”时的中山装“神州一片蓝、灰、绿”,到今天的“万紫千红总是春”。我知道了服装不仅仅是为了驱热御寒,而且还是我国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漫无目标的收集到今天的专题集邮,十几年了,集邮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1-11/30/07323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