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正值万木萧瑟的寒冬时节,陕南安康市的一处处果园里却是生机勃勃:成熟了的冬桃鲜活欲滴,挂满枝头,飘散着诱人的浓香。那一派披红挂绿的丰收景象,与靠这“仙果”致富的农民满脸的喜色交相辉映,醉人心脾。
冬桃亦称蟠桃,据说是一五台山僧人云游至此传留下来的。冬桃在安康曾一度濒临绝迹,70年代中期,该市茨沟区委书记秦洪烈等开始拯救这一珍贵果树。1980年,退休干部王宗道着手研究,辟园栽培,并向附近群众广传技术,历经8年,终于大面积育成。安康冬桃3月开花,4月坐果,直到立冬至大雪期间才成熟,生长期长达240多天,历经春夏秋冬,遍吸阳光雨露,使其熟果艳紫似榴,香甜如蜜,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科研价值。省果树研究专家考察后认为:安康冬桃“霜重色愈浓”,易活、高产、寿命长,西北五省没有,全国也属罕见。
盛世出奇果,致富添新路。冬桃初露头角便成热门货。上海一位专家不辞万里主动与务桃农民交朋结友,传播技术;“冬桃研究会”应运而生;当地农民也利用山地优势纷纷栽种,“冬桃”专业户不断涌现。在安康北山农村,近两年间冬桃种植遍及到5个乡,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百里冬桃带”。如今,安康冬桃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拳头产品,这“神奇的仙果”也遍销大江南北,在食品、医药、科研等领域绽彩吐芳。 (李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