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铮
时下,什么“金利来”、“银利来”、“大富豪”、“大金元”、“王子”、“贵妃”、“皇家”、“爵士”、“天霸”、“海霸”等一类名词正在被愈来愈多地用来命名商品、商场、酒楼、饭店,大有铺天盖地之势。
其实,一切事物的命名原本只是个代号而已,并无固定程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事物的命名,往往会反映时代的某些痕迹和人们的心理状况。十年文革,“革命”、“解放”、“造反”、“反修”、“兴无”一类名词红极一时,被用来命名诸多事物就是例证。而现在一些命名,则显示了一种特征,这就是与“权”、“钱”关系密切的则受到青睐。在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仅仅热衷于“金钱观念”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它精神因素,不能不被认为是一种失误。
曾记否,这类名称在旧中国屡见不鲜,新中国的建立曾将其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如今沉渣泛起,复又抬头,只能是一种不健康的思潮的反映,值得人们深思。
命名虽是一件小事,但却是与命名者的人生观、世界观紧密相联的。很难设想,这些词汇又怎么能同我们宣传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和延安精神相和谐。这类宣扬资产阶级思想的词语只能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背道而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命名也反映了一些命名者欣赏趣味的庸俗,文化修养的浅薄。这样的商店或商品,恐怕是不会受到人们欢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