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渭南地区工商银行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把关,为企业开发科技项目当好“参谋”,疏通渠道,提供资金保证。今年共开发新项目112个,注入资金10156万元。不少项目投产后,已初见成效。
渭南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基础较差,一些企业没有“拳头”产品,因此,急于或盲目上项目的事时有发生。该行主动参与立项前的审查,从市场的需要,到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条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贷款前的论证和评估工作,使一些企业新开发的产品不但能替代进口产品,有的还能出口创汇。国营红岭机器厂多年来没“拳头”产品。不久前,该厂研制出的某产品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不但用途广,还被确定为替代进口产品。该行为红岭厂注入科技技改资金827万元,以帮助其尽快形成批量生产。该行还为富平农机厂发放技改贷款150万元,使该厂由原来年产50台联合收割机的能力达到了现在的500台。今年,该厂为明年的生产就订了900台的合同。只顾眼前利益,或不了解市场行情,盲目上项目的企业,该行则耐心做说服工作,向他们介绍市场情况,帮助其正确决策,使他们避免了损失。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