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件诈骗案的调查报告

2023年09月01日

·东方小白·

这是一个虽不古老但人们已经在近几年听说过多次相类内容的故事,诈骗的数字说大不算大,说小也不算得小,那张汇款单据上列出的数字是35万元,实际“购买”的货物总数是各类绸缎计六万六千米,总价值为三十二万元。

这家工厂是一个只有98名职工由西安丝绸厂出技术出设备西安市北郊袁家村出地方出人联合办成的小厂,一个叫做甄宝珠的女人任厂长。

现在我们先介绍一下那两位港客。

这两个人一高一矮、一瘦一胖。叫做刘杰生的人身高1.72米,年龄32岁,刘杰生的名片是这样印制的:

与刘杰生同来的人叫林龙发,身高1.58米,身份是同一家公司的供销科科长。此人有一个大肚子和一具肥臀,因此显得矮而胖。当长城丝绸厂的一位叫黄洋的会计与他混熟了同他开玩笑时,他说:“我们那里的人,要没有肚子没有屁股表示这个人穷嘛,会让人看不起的嘛。”还拍一拍刘杰生的肚子,说“他就穷嘛,就看不起嘛。”引得大家一场哄笑。

1990年8月14日。下午4时

8月的西安,天气正热。长城丝绸厂地方代理人副厂长袁奎方走出大门来蹲在阴凉处纳凉。这一向厂里效益不好,丝绸销路不畅,一批价值80万元的产品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他心里烦,便蹲在墙根下抽烟。

这时,刘杰生和林龙发二人一摇一摆来到了厂门口。正碰到袁奎方副厂长在门口墙影下蹲着抽烟,故事就开始了。

林龙发指着厂门口的招牌说:“看,这就是。”

刘杰生说:“看这个厂门口的模样,产品的质量大概不会很好呀,我们当心不要上当的啦!”

袁奎方一听,把刚刚塞进嘴里的烟卷儿抽出来,顺口吐出一星劣质烟草丝儿,便向那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二位说广东普通话的“先生”搭讪了一句:

“二位有什么贵干?”

林龙发向袁奎方走近几步,在他肩上拍了一下,笑呵呵地说:“当然有事的么。我们找这家工厂做一笔生意啦!”

袁奎方立即从地上站了起来。这一站,他竟比林龙发高出一个头,俨然一条北方大汉,给林龙发的印象是:这家伙好身材好力气,准是工厂雇来的镖客。

袁奎方沉着声音问:“二位是哪里来的?”

林龙发说:“南边嘛!南边懂不懂?广州啦,广州附近啦?做生意的啦!”

袁奎方伸手向他们要介绍信。

介绍信是广东省廉江县水果企业(集团)公司的落款,赫然盖着一个通红的图章,行文说“兹介绍我公司业务主任刘杰生、供销科长林龙发二人前来进行业务联系,请予接洽”云云。

袁奎方眼睛亮了亮,但还不放心,问:“二位哪一位是业务主任?”

林龙发指指刘杰生:“这位是刘主任。鄙人林龙发。”

袁奎方说:“对不起,我们这儿是丝绸厂,不是果园。”

林龙发说:“我们就是要做一笔丝绸生意嘛。我们是集团公司,什么生意都做,开放搞活嘛。”他大大咧咧地说,“你可以打个电话到广东无论哪个地方问一声,我们集团公司在广东大大的有名气啦!到湛江地区,哪一个人不知道我们集团公司啦!”他压低了声音说,“我们是同越南做生意的,越南人知道吧?这几年打仗,越南人没有衣服穿啦,全靠在边境上做黑市生意,用电器换布匹丝绸,赚大钱的啦!你去查查地图,看我们离越南很近很近的啦!”

如果袁厂长真地去查地图,会发现林龙发说的是谎话。从廉江到越南,中间隔着一个北部湾。要从陆地走,得经过广西省,远着哩。

袁奎方听对方一开口就要做四、五十万元的生意,声称“少了划不着”时,他心动了,便把二人领进厂门带到厂长办公室里就坐了,当然还递了烟卷儿。

因厂长甄宝珠没在家,这次对话的结果是生意未能拍板,约好了第二天上午十时再谈。

1990年8月15日上午10时长城丝绸厂厂内

林龙发、刘杰生二人准时到达厂内。这一次他们是熟门熟路,径自走到厂长办公室。

开门的正是袁奎方。

握手,让坐,倒水。袁奎方指着对面办公桌前坐着一位胖胖的面孔笃厚的中年妇女向二位广客介绍说:“这是我们厂长甄宝珠同志。”于是再握手、再请坐。

林龙发又把昨天说过的与越南人做生意的话重复了一遍。

甄厂长一直用一种审查的眼光盯着这两个人打量。在这二位来厂之前,她已经和袁副厂长和黄会计商量了一阵,大家一致的意见是只要这两人不是骗子,生意要力争做成;为防备万一,对方的款没在本厂记帐银行记帐之前,绝不发货。只要坚持这一条,即使这林刘二人是妖魔鬼怪,是投机倒把专家,是人贩子,哪怕他们把丝绸卖到太平洋对岸去,长城丝绸厂可以一概不管。

甄厂长说:“越南人给你们付现钱?”

林龙发说:“什么现钱。谁要他们的越南人民币?他们用录相机电视机换啦。他们有的是电视机录相机啦。”

这可是头一回听说。袁奎方立即问:“这不是走私?”

林龙发说:“怎么可以叫走私啦?这是在我们国内的市场上以物易物啦,是本分交易啦。”

但袁奎方还不太相信,又问:“你们弄那些电视机、录相机咋办?”

林龙发说:“我们集团公司手下还有个进出口公司啦,我们转给他们按国家规定价格销售给国内的顾客嘛。我们的这些东西比国家价格便宜一点,又是进口原装货,销得很快的啦。”

他说的似乎很有道理,甄厂长没有再问,便让袁奎方带着二位客户去厂参观了。这是一家形状如刀把的工厂,进门的过道如同刀柄,走进里面的空场便是刀体。一共只有一个车间,大约30台织机只有10台在转动,5名女工正在挡车,共余20台全闲着。袁奎方解释说:天气太热,工人们大都上夜班了。再说白天电紧张,夜晚则可以放开用电,这一点广东大概也如此。林、刘二人同声诺诺,说“一样一样,抗旱嘛,年年如此”。他们对车间兴趣不大,但在仓库里留连了许久,对每一捆布料都仔细看了分析哪一种品种花色是越南人最喜欢的,当场就挑出了七、八种,并声称要把这几种品种连底端,库里有多少要多少。

中午,厂里留二位在办公室就餐。饭吃罢了,林龙发擦擦嘴,说:“怎么样,我们就签合同吧?”便从包里摸出合同书来。

甄厂长说:“合同嘛,要签,生意我们当然要做。但是说实话,我们有点信不过你们。”

林龙发说:“这算什么话?给你看过介绍信的啦。你看我们的合同,正式铅印的,都盖有我们集团公司的大印,这还会假吗?你看,这是我们的委托证书。”

委托证书是真的,也有廉江县水果企业(集团)公司的大印,上面说从8月15日至9月30日林龙发、刘杰生二人有全权购销货物。

这一来,甄厂长不好说话了,请二位等一等,出来又找袁奎方商量。

商量的结果还是那句话:可以签合同,但要坚持一条,汇款不到不发货。

下午两时余,一笔价值28.8万元的合同签就了,双方都在合同上签了字。

1990年8月16日·西安

黄洋代表厂方邀请二位客户去逛西安市。黄洋说:甄厂长有急事到市里去开会了,请二位电报通知水果(集团)公司汇款来,同时在西安玩上两天等甄厂长开完会。

这是甄、袁、黄三人商定好的。因为林龙发催厂方发货,并且一再说已去电报叫汇款,要求一边发款,一边发货。但长城丝绸厂却不敢在款未进帐时把价值28万元的货物发出厂去,便决定由黄会计陪他们在西安市闲逛名胜古迹,以拖住他们。

这一逛,一直逛到8月24日。据黄会计说,甄厂长让他们一共领出了400元现金陪他们逛,一共拖了他们9天,其中有6天是陪林龙发一个人逛。黄洋一共花掉陪玩陪吃款310元,当他们离开西安时,黄洋手上还余下90元现金。凭良心说,在陪玩陪吃时,林、刘二人并没有坑这个工厂。这两个人好吃米饭炒菜,顿顿喝啤酒,但他们自己掏钱请黄洋一起吃的机会也不算少。

(未完待续请注意下周二本版连载)

上篇:没有了
下篇:致读者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2/1/1992010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01/07/08315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