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马嵬缺棵大梨树

2023年09月01日

屈超耘

我多次陪客去兴平马嵬坡参观杨贵妃墓。对于现在那金碧辉煌的建筑物,颇有所不满。原因是它破坏了“马嵬坡前草凄凄”的悲剧气氛。但与此同时,又觉得很不满足。因为,贵妃墓前土崖下,尚缺那棵历史上闻名的大梨树。

马嵬坡当年确实是有棵大梨树的,而且这梨树和杨贵妃的死密不可分。李肇《国史补注》中说:“杨妃死于马嵬梨树下,店媪得锦袜一只,过客传玩,每出百金,由此致富。”《玄宗遗录》不但承认梨树存在,而且把罗袜的事说得更详:“高力士于妃子临刑,遗一袜,取而怀之。后玄宗梦妃子云云,询力士曰:‘妃子受祸时遗一袜,汝收乎?’力士因进之。玄宗作妃子所遗《罗袜铭》,有曰:‘罗袜罗袜,香句生不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马嵬行》也有:“不见崖畔人,空见凌罗袜”之句。上述记载,可以说贵妃死时,留有袜子一双,一只被高力士收藏,另一只老媪获得。刘禹锡见到的,当是老媪拾得的这只。如此看来,马嵬坡贵妃墓如果能补充这两件遗物,一定会使这墓更增加一种凄清的悲剧美。

或有人说,大梨树是唐代的产物,迄今已一千余年,今天重新栽植一棵,会不会有伪造历史的嫌疑?不会。所有文物,包括有生命的植株和无生命的建筑,都不可能“万寿无疆”,流传亿代。保护建筑物,有个复修问题。今天的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非历史原物,而是重新翻修的新品,谁能说那是赝品?保护文物树,自然也有个以新代陈的问题。著名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早已年老枯死,现在的接班树,是后人仿照原树型栽的。北京景山公园东南角那棵吊死过崇祯皇帝的老槐树,1980年已彻底枯死,公园的同志按照原树型,在原址栽了一棵幼槐。

近几年,杨贵妃墓每天要接待数千名中外旅游者。如果我们的有关部门,能按照历史原貌,给杨妃墓前栽一棵梨树,参观者定会睹物思人,为可怜的贵妃掬一把辛酸之泪的。如果当地手工艺人能够再仿制当年贵妃用的罗袜,定名“杨妃袜”或“玉环袜”,销路大概会很好很好。

上篇:请珍惜…… (散文)
下篇:洛河渡口 (散文)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01/09/08319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