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问我的组长咋样?告诉你,她可是纳鞋不用锥子一一针真好!
有人说她是猛张飞!那可太像了。就说抓机台和现场清洁吧,我们这个小组是车间所有小组中的“第一世界”,车难看,品种乱,人难管,现场乱。我们都“习惯”了。自她到小组后,这项指标就象绑在腿上的锣——走哪响哪。每天接班就绪后,她就挨机台检查,脚踩落纱机轨道,“噌”地登高搜寻车顶板杂物,腰弯过了九十度,“呼”地爬下查看锭带盘挂花。那股认真和利索劲儿,真叫我们不好意思再站在车旁当“警察”。厂里来检查了,小组这项指标“嗖”地一下就“窜”到了四班第一。“师傅,你真行!”每当这时,我俏皮地用手指轻轻点她的额头(她才三十几岁,我不怕她),可每当这时,我的肩头要轻轻挨上一巴掌:“傻丫头,干活去!”
不过,你可别以为我师傅真像张翼德,动辄就对部下吹胡子瞪眼。她对同志真像冬天的火炉,暖着呢!我们有个小姐妹,生活上遇到点麻烦事,班中扣了分也不在乎。这本是个人的事,可师傅却说,她也有责任,还说当组长不能光盯着同志的工作,还要关心人的生活,组员心情舒畅了,工作才能上去。她一面和这同志谈心,教她处理生活问题的方法,一面跑前跑后,帮她解决具体困难,小姐妹很快就“阴转晴”,全力投入工作了。
你说这几十号人成天在一起工作,磕磕碰碰的总难免是吧?特别是师傅,得罪人是常有的事。可是,小组却没有人忌恨她,这要算师傅往胡同里赶猪一一直来直去的好性格。有个姐妹个人指标长期落后,影响小组生产标准的完成。一天,师傅批评她,她还顶嘴不承认错误。下了班,师傅连家也没回,就跑到她家,先帮她干这干那,完了,就和她谈心,鼓励她不要自甘下游,要争先。这个姐妹见师傅说得句句在理,一片真情,很受感动,就做了自我批评。从此,她不但狠抓个人指标,还和师傅成了好朋友。大家都说,要是所有的组长都象师傅那样,有股对工作的“猛劲儿”和“冲劲儿”,有对同志的那股“暖劲儿”和“真劲儿”,该多好啊!嗳,说了半天,都忘了告诉你我的师傅的名字了,她就是西北国棉一厂细纱甲班三组组长张凤琴。
(毕明 口述
徐新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