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小白·
1990年8月18日 西安·长城丝绸厂
林龙发和刘杰生在黄洋陪同下逛了三天,实在有点憋不住了,又找到了厂内。
林龙发开门见山说:“甄厂长,你这生意是不是不想做了?不想做,我们就走人。”
甄宝珠说:“我说过了,对你们有点信不过。这样吧,你可不可以把你的身份证拿出来我们看一看?”
林龙发说“行”,刚要掏口袋,又把手压住了,说:“这么说,你真是不相信我?”
甄厂长说:“不是这个话。我们这里办什么如今全要看身份证。没有身份证,连旅馆也不让你住哩。”
“你就是不相信我们嘛!给!”刘杰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身份证。
这是一张临时身份证,用硬纸片作的,公章还算清晰,“廉江县公安局”几个字可以辨认出来,章子把照片压了大半个角,看样子不象伪造的。这当儿袁奎方和黄洋一起走进办公室,大家象看稀罕物一样仔细看了,却没有发现破绽。
实际上,这张身份证的最末一位数是双数,而按规定,男性公民的身份证编号末尾是单数,可惜伪造身份证和看身份证的这几个人全不懂这个常识。
甄宝珠便说:“货是一定要发的。我们厂生产的产品就是卖的,卖给谁不是一样?但我们厂小,手头紧。你们把货提走了,要是拖着不付款怎么办?我的意见,你们回去一个人催款,我们替你们买机票,款到就提货。”
刘林二人低声嘀咕了一阵,同意了,刘杰生当场留下身份证由黄洋去订机票。
但刘的临时身份证在西安不通行,西安市公安局有通知,8月15日起一律使用标准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全部在当日起停用。
无奈,刘杰生乘8月17日的火车回去“催款”去了。
这一等一直到8月26日,刘杰生回来了,带来一张面额为35万元的支票第一联。
1990年8月26日(星期日)西安长途电话局
甄厂长却发现那张支票上的帐号有问题,第四位数字原是个5,但那一钩连了上去,象一个6字了。当即对林龙发说:“专门回去汇款,怎么会把帐号写错?这货,我们不能发了。”
林龙发这一下也来了火,说:“你们这是成心耍我们嘛!不发货可以,生意不做了。但合是同签过了的。你们撕毁合同,要赔偿我们的损失费。一天按50元算,15天多少钱,全赔!”
甄厂长很冷静,等林龙发喊完了,才说:“可以。但你们也要赔偿我们,包括陪人费,打包费,车票费。咱们就好好算一算这笔帐。帐不算清楚,你林科长就走不成!”
林龙发一下跳了起来,大叫道:“你们西安人不地道!成心坑我们广东人!”
甄宝珠一拍桌子说:“你吵什么!告诉你,这里不是你胡搅蛮缠的地方!要吵,咱们到派出所去吵!”
林龙发转身就走:“他妈的,老子不做这笔生意了。”
但他一转身,却见一个黑塔似的大个子正稳稳地站在办公室门口,正是副厂长袁奎方。林龙发气得蹲在当地,掏出一根烟卷来抽。
半晌,林龙发问:“你们说怎么办?”
甄厂长说:“我们还是要做生意。支票上帐号写错了,是你们的责任。你应该马上打长途回去查问是怎么回事,叫他们立即补一张来。”又叫黄会计:“黄会计,你陪他到电话局去,直拨。电话费我们厂里出。”
等黄洋和林龙发一走,甄宝珠马上通知出纳员拿这张支票到开户银行去查问一下,这种情况银行可否进帐。与此同时,她让袁奎方做好准备,一旦发生意外,立即带人把林刘二人先拉到派出所去再说。在西安的地盘上,不怕他闹上天去!、出乎甄厂长意外的是:一、林龙发果然打了长途电话,在电话里详细叙述了帐号的失误,要对方立即到银行查实款项有否汇走,并设法补救。而且接电话的竟是对方公司的副总经理;二、长城丝绸厂开户银行看了那张第一联支票后说,支票是真的,按目前的情况,那个5字虽然象个6,但只要款项一到,进帐是没有问题的。
这么说,这个林龙发和刘杰生是成心要做这笔生意了?她甄宝珠疑心太重?
林龙发到了厂里,迎头就截住了黄洋。一见面,林龙发就说:“这笔货我们不要了,你们也不要发货了。我们马上电话通知廉江银行拒付。”
问他为什么,他说:“你们厂长太欺侮人了!我就不信除了你们厂买不到绸子!这口气我们咽不下去!”
1990年8月26日上午10时 西安·未央招待所206室
黄洋来到门口。
他是奉甄厂长之命来请林、刘二位去临潼逛兵马俑的。因为银行说支票可以进帐,甄厂长和袁副厂长反复商量,觉得这一笔大生意实在不可不做。厂里已有三分之二的工人停工放假在家,工厂的前途相当可悲了。还是拖住这两个人再等几天,等款子一到,立即发货。
黄洋是个谨慎而又懂礼貌的中年会计,他来到206室门口,门虽然虚掩着,他却并没有推门而进,仍旧按习惯抬起手来轻轻敲了两下。
门里有人说:“进来!”是林龙发的声音。
黄洋推门走进去。
门一推开,黄洋看见林龙发斜靠在床头上,叼着一支烟,刘杰生坐在写字台前,一回头见是黄洋,连忙把正在写的什么东西往抽屉里一塞,随即关上了抽屉,看神色,似乎有些紧张。
黄洋心中一动。但他未露声色,坐下,说明自己的来意。他说,厂长要他来表示歉意,他代表厂方邀请二位去临潼参观秦始皇墓的兵马俑和杨贵妃出浴的华清池,请问二位可有空?
林龙发说:“不玩了。你们说话不算话!”
黄洋说:“不能这样说。我们一个工厂,全厂百十号人指望这些丝绸产品吃饭过日子,不见钱当厂长的当然不放心。”
林龙发说:“不放心?不放心你就雇上三辆车,前后车上架上机关枪,你们的货咚咚咚一直开到我们广东廉江县水果公司大门口去!”
黄洋笑了:“货还是要卖给你的嘛,否则,厂长怎么叫我来陪你们去玩哩?”
这一笑,气氛缓和了下来。
刘杰生拉开抽屉说:“既是这样,我们这份电报就不发了。"
原来他刚才慌慌张张塞进抽屉的是一份电报搞,电文是这样拟的:
廉江县水果(集团)公司经理叶×X西安长城丝绸厂条件苛刻故不再进货请速派张至湛江市进货以便9月5日如期交货林
黄洋一看,心里有点急,便说:“你咋能这样弄事哩。我们厂可是诚心诚意同你们公司做这笔生意的,你发这个电报做啥?”
刘杰生淡淡一笑,说:“既是你老黄这么说,这个就——”随手把电报纸捏成一团,扔进沙发边的痰盂里。
黄洋把这一情况赶快给甄、袁二位厂长回报了。分析下来,这件事似不是假的。因为他们不会料到黄洋在这时候赶到他们歇脚的招待所去,而刘杰生当时一见到黄洋推门进来时的那一副景相也绝不是装出来的。因此断定:此二人不是在设骗局。至多是想推迟付款就是。既如此,这货还是卖给他们。何况银行说那支票是可以进帐的哩。
于是重新谈判。
这一次进展很快。
1990年8月28日下午二时许(星期二)西安·长城丝绸厂门口
一辆乳白色日本产加长三菱货车正在紧张地装货。这辆货车是低车帮,车上有篷布,一共装了价值321532.92元的65927.9米各类丝绸。车主姓牛,雇了一名司机姓殷,姓殷的还有一个助手姓严。车主小牛自己不会开车。
甄厂长三对面讲好了,司机不见甄厂长本人的面,不得卸货,由林龙发跟车押货;而刘杰生却作为“人质”与甄宝珠、黄洋一起坐火车南下,以便到廉江县银行查询款确已汇出后面告司机卸货。因为林龙发再三强调这一批丝绸必须在9月5日以前交到货主手上,双方想了这一个可以通融的方案。
下午四时,三菱车向东出发了。
(二)
(未完。请注意下周二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