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巧用同音双关趣

2023年09月01日

李蓉

汉语中有不少音同义不同的字词,说话或写文章时,巧妙地利用同音双关,会产生风趣幽默的效果。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路遇一人,那人吹嘘自己诗写得如何好,还和鼎鼎大名的欧阳修一起论过诗。他俩上了船后,那人便吟道:“二人同乘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接着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巧妙地利用同音双关,在戏谑中批评了对方。

宋代另一大文学家苏东坡一次到好友刘贡父家作客,中途因家中有事需要先走,刘用双关语劝苏别急着走,说:“幸早哩,且从容。”这句话中的“幸早哩”与“杏枣李”谐音;“从容”与“苁蓉”谐音,前者为三种水果名,后者为一中药名。苏东坡立刻答曰:“奈这事,须当归。”“奈这事”与“柰(苹果的一种)蔗柿”谐音,也是三种水果名,“当归”为药名。真可谓妙问巧答,劝者有意,答者有心,别具一番情趣。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一次与和珅饮酒时,和珅指着一只狗问:“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答:“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当时纪任“侍郎”,和任“尚书”。和在此用同音双关挑衅,纪也一箭双雕地回击了对方,显得机智而幽默。

上篇:应当给文艺骨干以适当补助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02/15/08372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