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周廉浪的“科技经”

2023年09月01日

在省城周围上百家建材厂中,论规模,论实力,论历史,西安市新型耐火材料厂都排不到前面。可就是这家小型百十人的企业产值利润连续多年以20%以上的速度上翻,5项产品不但为本省还为大西北填补了空白。

秘诀何在呢?面对记者的询问,该厂的法人代表周廉浪爽快地回答说:“无非是和科技结缘而已。”

就在前几年吧,在西安街头的众多搬运队中有那么一支,他们靠出力流汗,虽不可能有大财可发,十来年下来毕竟也添置起6辆卡车。然而好景不长,待到1988年市场风云突变,队上无活可干,直接危及到了大伙的饭碗。职工们把期盼的目光投向了从20出头就带领大伙创业的周廉浪,而这位老三届的初中生想起文革前所受的教育,却把眼光转向了科技。

厚厚老茧的两手能作什么呢?苦思中他想起不久前给几家钢厂拉耐火材料的情形。那种泥土般的东西居然要一卡车一卡车拉,而且价值又不低。何不从此开始呢,他动了念头。于是,他决计卖掉全部汽车,想法从南方高薪请来两个技工作指导,准备“背水一战”。可谁知那两个高手欺负老陕,除对大伙在技术上留一手之外,磨蹭半月竟说西安水质不行,根本弄不成耐火材料,然后就要发薪走人。“技师”撤走,并没有吓住周廉浪。凭着好学的精神,跟着那两个南方人当下手的周廉浪早已将其技能了解一清二楚。而更重要的是从他们闲聊中获知一大情报:国际上有一种不定型耐火浇注料前景巨大,而国内尚在学步中;国内的权威在北京冶金建筑研究院。当周廉浪风尘仆仆北上“取经”之时,北京冶金院的专家们也正在为我国浇注料与世界拉大的距离而焦虑。于是一拍而合。该技术的转让费由3万降为3千外,人家还派来专业人员将该厂作为西北的定点科研扶持企业。

要将运输队员变为高科技产品生产企业的职工,距离不可谓不远。怎么办?没有技术,花钱送工人去学习,聘请专家技师进厂来传授;在每月4至6天的学习中,最认真听讲的学生就是厂长本人。产品问世了,用户们大都是数千上万人的县团乃至地师级企业。信不过不要紧,周廉浪的承诺是:“先干,若不好分文不要,损失全赔!”还真行,现在仅省内就有30多家大中型企业全采用了他们的产品,效益也是一个劲往上冒。

尝到甜头,周廉浪把科技当成了法宝。他主动上西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人家专家套交情,请他们当参谋出主意;听说外地有新产品、新技术,他立马起程去参观学习。由于有专家和内行指点,该厂年年有三四个新产品出世,什么高温涂料、保温材料、粘接剂十几个玩意全是先导产品。给科技投资更是不余遗力。青工学技术需几千元,他大笔一挥:给;为保证质量建检验室需3万元,他大笔一挥:给;车间技改需10万元,他还是大笔一挥:给,哪怕勒裤带。而科技也没有亏待他。舍得智力投资,职工个个是内行,产品年年100%合格;建起实验室,新产品纷纷从这里诞生;而技改一次投资10万,当年就新增产值30万。

本报记者

郝振宇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02/18/08373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