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母亲的荣誉证

2023年09月01日

(散文) 赵咸红

母亲哺育我二十余载,其间我们母女无所不谈。但我的心里一直想知道一个秘密,一个深藏在母亲内心的秘密。我越来越不能理解母亲竟会背着女儿,去做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我曾不止一次看见母亲闪着奇异的目光,去用牛皮纸包一本小册子,然后小心翼翼地裹在一块红绸子里。这时母亲总是倏地喘口气,面颊红润润的,慈祥的笑脸似绽开的花朵。

有一天,我哭了。那是进厂的头一天,轰隆作响的织布机使弱小的我胆颤心惊。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一名织女,去默默无闻地走完人生的旅途,犹如漫漫长夜里独行。怎不教人暗自垂泪?

“孩子,过来一下。”母亲望着我红肿的双眼,叫了一声,内心是那样的平静。到了母亲房间,看她取出钥匙打开柜门,从抽屉里拿出一样东西,被一块红绸子紧紧地裹着,然后轻轻地放在床上。我心里顿时一怔。

“孩子,你一定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现在,做母亲的就把它送给你。”我迅速将它抖开,红色的封皮上,“荣誉证”三个金晃晃的大字印入眼帘。荣誉证,那上面印着母亲光辉的足迹,从一位普通的“三八”红旗手到一位著名的省级操作标兵。我鼻子一酸,泪水又顺着面颊往下滚落……

我知道,自己的出生并未给母亲带来任何欢乐。屋里一家老小六口,全赖着父母那点微薄的收入。奶奶双目失明,姑姑和叔叔又正当上学,我是母亲饿着肚子喂大的呀!自己胖了,母亲却日渐消瘦,疲惫满面。可她仍未忘记向前攀登,勇往直前,而今已在风风雨雨中行走了三十余年。其中的艰辛有多少啊!

手捧母亲的荣誉证,我心潮起伏。母亲,如今已满头银发的母亲,虽然早已失去当年的风采,但女儿会永远铭记,铭记着母亲的谆谆教导,哺育之恩,以及倾注了毕生心血的荣誉证……

点评

初学写作的人,总为文章的开头作难,《荣誉证》一稿的开头可以借鉴。作者在开篇时便给读者一个悬念,使人想揭开这个秘密,想追寻这“小本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此,给读者以悬念,不失为文章开头诸多方法中的一个好方法。

但可惜,当这“小本子”被打开的时候,作者对它的描述缺乏有感动力的渲染,却说了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话。因为失去了这种渲染,读者便会产生“不过如此”或“不值得”之感,使文章在整体上失了色。对此,我们只好不求全责备了。 (矢)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02/20/0837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