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穑
最近陕西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封神榜》,是根据明中叶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改编而成的。这部书是当时除《西游记》之外影响较大的一部,全书100回,作者是钟人逸叟许仲琳(一说是陆西星)。
《封神演义》所写的武王伐纣的故事,民间很早就已流传。据史书载,纣王名辛,是商代的最后一个帝王,他拒谏饰非,好酒淫乐,横征暴敛以修行宫鹿台,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荒淫至极。对百姓及诸侯有怨者,纣王便用重刑迫害,其中以炮烙之刑最为残酷,以至民怨鼎沸。当时已在岐山周原逐渐兴起的西岐首领西伯昌(后谥号文王)曾被纣王所拘,后其子姬发(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一战,商军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便自焚于鹿台,商亡。《封神演义》便是通过武王伐纣的历史,揭露纣王的暴政,歌颂文王、武王的“仁政”,并显示出人心归向的重要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封神演义》表现出了一些当时很进步的观念。姜子牙一再以“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主张,号召诸侯征伐无道;哪吒剔骨还肉的故事,生动塑造了哪吒的反抗性格,批判了“父要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的封建孝道,反映了明中叶后的时代特征。
但《封神演义》存在的糟粕是很多的,作者基本上是肯定封建王权和神教的。对闻仲等人的愚忠愚孝,小说虽以悲惨的结局作了批判,但同时又对他们表示同情和赞叹,说他们“如今屈指应无愧”。正义势力与邪恶势力之间的斗争,应是壁垒分明,但结果无论是为正义而死的人和神,还是倒行逆施的纣王和神魔,都皆大欢喜,“一道灵魂进入封神台去了”,模糊了是非界限。此外,作者把妲己写成一个可以左右纣王的妖妇,不仅反映了“女人是祸水”的封建观点,而且也歪曲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斗争。这些都是青年人在观看《封神榜》中所应分析剔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