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难以想象!
一个6口之家,爱人患腰脊劳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两个儿子患有遗传病,四肢由萎缩到瘫痪;两个女儿在高中就读,承担不了家务;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他,还患有煤矿职业病……面临如此状况,他怎能坚持井下掘进工作?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贺世富这位普普通通的掘进工人,在马沟渠煤矿工作的22年中,先后近30次被评为局矿先进生产者、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的一大摞奖状。不,这是他人生旅途上,一串艰苦拚搏的脚印!
一
1970年,29岁的贺世富从农建部队来到韩城马沟渠煤矿工作。这位陕北汉子在井下采掘生产第一线当工人、班长、副队长,多年都不休一个班。遇到井下发生透水、冒顶、有害气体,处理事故他总是走在前边。
1976年是贺世富难忘的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当他准备把全部身心投入祖国的煤炭事业的时候,厄运却悄悄降临到他的家庭。这年年底,他9岁的大儿子贺建军突然四肢抽搐,浑身无力。多方求医问诊仍不见好转,而且逐渐瘫痪。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隔7年,贺世富正上小学二年级的二儿子贺保军,也患上了同样的病症。这对贺世富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晴天霹雳!
二
贺世富没倒下。他一个肩上挑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另一个肩上还承担着工作重任。自从1981年当了掘进队副队长,到1985年又担任采煤队副队长,下井打连班成了常事。一次工作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他连续在井下干了20多个小时,升井后就吐血,矿务局医院让他转到西安治疗,他执意不肯去。住院回来,矿上安排他去疗养,他说那是白花国家的钱,自己的病是累的,只有慢慢锻炼才能好转。他找劳资科、磨矿领导要求上班,矿领导拗不过他,只好安排他到供应科仓库工作。
贺世富是个闲不住的人,为了保证生产用料,他义务奉献了80多个星期天。虽然职防所1983年6月就诊断他为“一期煤工尘肺”,但他干起活来总要和青年人摽劲。在一次卸钢材中,他又因劳累过度而再次吐血,不得不在医院里躺了53天。他回到矿上,一天病假工资也没报,硬是一天上两个班,把住院耽误的工作时间补回来。
三
去年2月,矿上决定加快改扩建工程——付暗斜井施工,在全矿二三线职工中号召有掘进经验的同志去支援,贺世富又第一个去报名。可劳资科的同志说他有职业病,不能再到有粉尘的环境工作。贺世富却说:“现在不是时兴合同制吗?咱们也订个合同,等把这个工程干完,我就返回地面上班。”矿上只好依了他,但却规定他下井只能当验收员,不准干别的。到掘进三队报到后,他又想方设法说服队干部,领着一班工人,干在井下掌子头。从去年3月1日到年底,没有休过一个班。
生产中,他不仅带头干,还合理安排劳力,做班里同志的思想工作,对青工进行传、帮、带。全班同志团结一心,工程进度、质量、安全都走在了全队的前边。付暗斜井贯通后,来支援的老工人陆续回到了原单位,贺世富却留下没走,因为他和全班同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四
贺世富就是这么个“怪人”,他认准的理非坚持不可。1971年他就把家从原籍搬来,因为家属没有城镇户口,一直在农村租房住了20多年。他儿子生病后,矿领导考虑他家庭困难,想让他搬到公房去住,可他说咱是矿职代会主席团和分房委员会成员,不符合条件怎么能住公房呢?1987年井下职工家属落户。他的家属第一批解决户口,矿上又提出给他分房,他又以还有许多职工没房住为由,婉言谢绝了。
1984年以工代干转国家正式干部,他又怕家庭拖累大,干不好工作影响了干部声誉,愣是不同意转。
去年3月,矿上给他家发了200元救济款,他硬说自己不困难没有接受。推辞不了,他又提出要用这钱给党员买学习材料,给独生子女买学习用具,被矿上制止了。
今年春节前,矿务局领导登门慰问贺世富,他含着热泪说:“困难我都能克服,但我要求在生产第一线一直干到退休!”
这就是贺世富,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掘进工,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 本报通讯员 赵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