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凤县河口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镇村企业,给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这个昔日的穷山镇走上了富镇、富村、富民之路。
河口镇地处秦岭腹地。1988年前,这里的农民仅在土地、山林上下苦功,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干部报酬没着落,民办教师工资年拖月欠,各项工作都落在全县后边。面对这种局面,镇党委认真调查研究,决定利用当地及毗邻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及交通便利等优势,发展镇村企业。他们制定了“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突出重点、扩大规模、滚动发展、梯度推进”的经济发展方针,首先对原有的一个镇办企业进行整顿,使这个厂去年就扭亏为盈,带动了一批村办企业的兴起。陈家岔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办起采矿场;河口村根据凤县铅锌选采业的情况,独僻蹊径,办起了全县第一个钢球厂;黄牛嘴村选矿厂也很快投产见效。到1991年底,全镇共办起了4个镇办企业,10个村办企业。
与此同时,镇党委、镇政府经过调查研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开发适销产品,抓产品质量,保证全镇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1991年该镇镇村企业总产值达到731.64万元,实现利税176万多元。他们生产的铅锌精粉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原煤、黄板纸等产品也行销川、豫、陕、甘等省。镇村企业的稳步发展和集体经济的迅速壮大,使镇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人均收入较上年大幅度增长。 (张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