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侯门又闻侯耀华

2023年09月01日

初海

过去提到以“笑”著称的侯氏父子,并不包括侯耀华。虽然他写相声、演喜剧已有15年的历史,而且不乏《大马路小胡同》那类佳作。但是随着《编辑部的故事》出台,人们忽然发现了一个“余德利”,那一身“京油子”式的江湖义气,一脑瓜子新潮的经济观念,以及一肚子出自善良本性的馊主意,都使观众乐不可支,并能在无意间冒出他的台词:“本来想做个好人,怎么一没留神就在坏人里露了头?”

其实,侯耀华的历史和今天,真有点八竿子打不着:饱尝艺涯酸甜苦辣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原本希望儿子多读书上大学,不想让他们子承父业。但幼了侯跃文首先违背父愿说起了相声;随之学化工专业、进化工厂后搞机修的侯耀华又“不务正业”,并且终于“下海”。爱子至深的侯老,对此保持了长时间的沉默。不过侯氏兄弟都承认,从艺时他们忘不了父亲的警句:所有艺术成就都取之于人民,必须还给人民。

如今,侯耀华已是合资企业国际长城影视公司的一员大将,除了在外演戏,公司里也得独当一面。最近他又参与筹划一项电视文化工程。但是即便这么忙,他也没丢下读书的习惯,每天晚上必读书至深夜12点,说需要补充,说《圣经》也是知识,说不太相信气功却也想研究;过了12点则干些奋笔疾书之类的事。据说他的文章写得相当不错,书画也可来上几笔。

关于自己“下海”前后的南北转战,47岁的侯耀华说起来带点“沧桑感”。无论上学读书还是工厂做工,无论写相声《江青献丑记》还是在《日出》中饰演油头粉面的胡四,他都认为是探索,为的是找到一条适合于自己的路,一条对大伙儿有益的路。现在,他好像找到了这条路,也得到了父亲的一句话:“你可以沿着这条路去试试。”于是,他大忙特忙起来,雄心勃勃地创造起来。

上篇:哥俩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2/3/1992032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03/28/0844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