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捡白花,修毛刷,缝纱包,磨纱剪……这些昔日不起眼的节俭小事,今天又成为陕棉九厂职工的自觉行动。厂劳动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张玉英欣喜地说:“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好传统又回来了!”在去年开展的节约一滴油、一两花等“十个一”活动中,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在点点滴滴上巧做文章,一年硬是从废旧物资中抠出66万元,使企业去年实现了扭亏增盈的经营目标。
艰苦奋斗、勤俭持家是该厂的传家宝。五六十年代,曾涌现出一批闻名省纺系统的先进节能小组。近年来,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青工的人数骤增,过去那种勤俭持家的好传统有所淡化,加之市场、资金、原材料诸因素的影响,企业严重亏损,经济效益下滑。去年3月,厂党政工领导针对企业现状,把重唤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创业精神,作为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的重要工作来抓。他们以修旧利废、降耗节能为突破口,以扭亏增盈为奋斗目标,并由厂部和工会联合开展了向修旧利废要效益的劳动竞赛,将修旧利废目标分解到具体车间和科室,并把降低消耗指标纳入车间、班组和个人经济责任制。
前纺车间23个班组在修旧利废中,焊修机配件2144件,原棉加湿回用旧铁丝32吨,制作毛刷、线刷和绞花棒2347把,累计创收90453元。络筒车间发动团员青年缝补破纱包,修复纱包1172个,大大减少了往年旧纱包上缴旧料库的状况。准备车间修筘组职工对废焊锡筘上的焊锡进行溶解回收,使该组8年在未领焊锡的情况下,保证正常维修用量,还累计节余150公斤焊锡。整理车间回收各种标志,实现修旧利废资金达8798元。截至3月底,全厂已从废旧物资中抠出66.1万元,完成既定目标的132.21%。
(桂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