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咸阳市秦都区大胆进行财政体制改革,积极为政府转变职能铺路。目前,该区已停止了对区土地管理局、工商局、经委等6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另外,还对10家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差额管理、定项补助”。仅此,这个区每年可减少86.3万元的财政负担。
近年来,秦都区财政收入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递增,但由于“吃”财政的人头增势过猛,每年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于干部的工资等开支,使区上仍拿不出多的钱发展生产,影响了后续财源的扩大。但与此同时,一些有收入的行政事业单位一方面稳吃“皇粮”,一方面将自收部分用于发奖金和浮动工资等,不仅增加了调控难度,也造成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矛盾。
针对这种状况,秦都区在对有收入单位收支及结余情况进行认真核实和测算的基础上,按照这些单位净收入的多少,负担经费支出能力的大小,对6家收大于支的单位全部停拨财政经费,由其自收自支;对10家支大于收的单位实行了区财政只核拨人头经费,其它所有费用均由单位从预算外收支节余中自行消化解决。
秦都区的这项改革措施引起强烈反响。实行3个月来,尽管人们议论纷纷,但机关人员普遍感到危机感增强了。该区这一举动也为政府下一步的转变职能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刘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