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逊发明了火车,把全世界骤然推上一个全新的文明大陆。然而,火车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却使另一部分人长年围着那昼夜奔驰的缘龙倾注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安康铁路分局西安车队“三八”女子包乘组,就是这奉献大军中的一个缩影。
这个包乘组有38名职工,担负着安康至西安的311/312次旅客列车的乘务工作。为了给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她们每个人都是一部感人泪下、催人奋发的故事。
列车员张长云两口子都是乘务员,她下车,丈夫上车。丈夫下车,她又上车。一张张留言条,成为联系他们夫妻感情的纽带。孩子从小是跟着姥姥长大的。该上学了,他们只好把孩子接来,脖上挂着钥匙,买上几袋方便面,送进学校,就算完事了。当他二人几天后退乘回家,看着“小皇帝”那脏兮兮的脸和一双脏手,他俩忍住泪水:“孩子,快长大吧!”
在这个包乘组,姐妹们把牺牲小家的利益、让旅客在旅途中得到慰籍看成是工作的需要和追求的目标。14年来,该组共收到旅客表扬信十万余封。而每封来信都有令人感动的一幕。去年6月,有两名记者对该车组进行了暗访。在5号车厢,一位70多岁刚做过阑尾手术的大娘没有座位,列车员唐兰英便把大娘安排在乘务间休息。一个半小时内,唐兰英还为旅客送水4次,扫地2次,擦地板、整行李架各1次,另外还打扫了厕所。两名记者翻看了车厢意见簿,唐兰英当班10多个小时,有31名旅客写了21条表扬意见。也就是这位唐兰英,工作起来不要命,一次竟昏倒在车厢里。
这个包乘组,就是一个学雷锋群体。她们在车上拾到过金砖、人民币、外汇、像机等贵重物品,又总是设法找到失主。有一次,一名外商把几件金首饰丢在车上。于是,姐妹们把电话打到北京,多方查询,最后找到了失主。此外,在车上孕妇早产的事也不少。每当这时,餐车工作人员总要精心为产妇制作鸡蛋面条。姐妹们还为每名在车上降生的孩子缝制了一顶顶漂亮的“宝宝帽”。难怪一位农村妇女在表扬信中写道:“要不是遇上好心的列车员大姐,我独自外出,在车上生的小宝宝性命也难保!”
“三八”女子包乘组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接车时要结合气候变化进行预想,力争把温暖送到每位旅客的心坎上。此话并非说说而已。去年春运的一天,因她们事先了解到气候将要变化,旅客又超员70%。在出车前的接班会上,她们就将上述情况通报了大家,还预先作了准备。当列车到达阳平关车站时,果然天降大雪。加之路轨发生故障,列车停留达24小时。当时车上1000多名旅客都担心饮水、吃饭成了大问题,不少人为此焦急不安。但由于车班措施周密,全班38人在各自岗位上各行其责,发挥作用,工作井然有序,保证了旅客饮水、吃饭的需要,受到乘客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罗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