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发展中的榆林系列报道之四

用血汗铺出轨迹

铁道部一勘院西安分院突击勘设神榆铁路记事

2023年09月01日

继去冬12月26日西延铁路通车到宝塔山,5月1日,我省又一条新建铁路——神木至榆林铁路破土动工了。成千上万的陕北人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载歌载舞,欢跳豪唱。

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镢落地,再次垦破黄土大地时,谁能想象:在那蜿蜒九曲的两条银龙的脊骨上,在那贫瘠伟岸的黄土大地上,印满了铁路勘测设计者的奉献的足迹。

神(木)榆(林)铁路纵贯陕北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北起正在兴建的神朔铁路神木北站、南至榆林市城南,全线长137公里。这里涧滩河谷纵横,沙丘绵延,地形复杂,条件恶劣。

为兴我陕西,致富陕北,曾圆满完成西延铁路勘测设计任务的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西安分院的勘设者,于去年中秋节前夕别离亲人挥师北上,奔向了这风沙漫漫的毛乌素沙漠。

红白勘测旗在一望无际、绵延起伏的沙丘、山梁、河谷间延伸……何止137公里,沿其方圆数十公里,上百公里都是勘测者铁脚走过来的。那里留下了风餐露宿与严寒风沙搏击的驼队的身影。

那是一个动人的场面:他,名叫戚宗文,一位青年技术人员。他的双手冻得干涩皱裂,披头盖脸的风沙从他那发僵的手中将测绘记录单夺卷而走。丢不得,那是大家辛劳一天血汗的记录啊!立时,风沙中便展开了一场追击战,只见他在沙丘中,深一脚、浅一脚、连滚带爬,与狂风赛跑,硬是拼命扑抓住那宝贵的几页珍品。可这时的他,大口大口地喘气,瘫软在沙漠中……

一公里宽的窟野沙滩冰河每天又是怎样涉过的哪?为轻装上阵,不能多带雨裤,是靠人背仪器、人背人,一趟、二趟、三趟……涉过的。青年队长李军在连续7趟疲惫地过河中,一脚滑石踩空,和队友双双栽进了钻心刺骨的膝深的冰水中……

勘测车也被漫积的黄沙、洼地和冰窟所驯服,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又是一次车子陷入了冰窟中,不能前、不能退。一条雨裤也没有,队员们没人责怪,即便是带了,也不够。一个庄严的场面出现了,个个严肃的面孔充满了刚毅,无需言语,默默地,每人一口白酒,仿佛临战前宣誓,一起豪迈地大吼一声,毅然跳了下去……

车子推过了冰河,可那用沙子搓磨被冰冻得青紫发僵的腿脚的场景,是多么的令人痛楚啊!这就是我们的勘测者,我们的男子汉!

暮夜中,人们才会发现,这群饥寒交迫的勘测者踉跄返回的身影。就在他们途经一个小村庄时,老远,几位陕北老乡捧着甘水向他们迎来,“孩子,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你们是最辛苦的人……”那发自内心暖人心房的话语,使这群刚强的男子汉禁不住洒下一掬热泪。

勘测完成之后,便是一场设计攻坚战。为确保“五·一”破土动工,早日拿出设计文件,造福人民,谁又能想象:那137公里,仅有55天设计周期的浩大设计量,是在打破常规,创造条件,55个日夜伏案拚熬下完成的!

正是这55个日夜智慧与精心的研设,为国家节省了近2亿元的投资。

经济合理、详实准确的施工预算,谁能知道,它是出自一位打着吊针带病工作半月有余的青年助工与一位年轻的姑娘之手。

该线总体负责人、年轻的工程师李西明,他全线勘测设计几百个日夜,吃住都是在工地、办公室。线路设计专业负责人罗建平,一位仅有28岁的小伙,55个日夜的伏案拚熬,使他成为数十个颈椎疼痛患者中病情最重年龄最小的一位。……

地质研究、站场设计、电力设计、给排水设计、机务车辆设计、房屋建筑设计……18个专业,还有插图、文整计200余名技术设计人员,就是在这55个日夜的顽强拚搏、无私奉献中,孕育了神榆铁路,绘制了一幅凝聚着心血汗水和聪明才智的宏伟蓝图。

今天,在欢庆胜利开工的时刻,人们怎能忘记这些忘我工作的开路先锋,是他们在这黄土地上又谱写了一段不朽的诗行。

本报通讯员 李智

本报记者 惠焕章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省少儿事业与日发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05/30/08540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