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桂维平)“自从迷上电子这玩艺,就尝够了个中的酸甜苦辣!但我至今乐此不疲,也不后悔。”这是日前专程采访长岭机器厂高级工程师颜福澄时,年过六旬的颜工向记者谈及的感受。他39年如一日潜心搞攻关,先后填补国家10多项电子技术空白,解决10余项重大技术难题,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日前,颜福澄又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颜工5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交大电信专业,先后在4家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并主持研制了我国COH—9A雷达接收系统。六十年代初,颜工调到长岭机器厂时,正值产品质量整顿期,工厂仿制的几种军工电子产品因质量问题,处于成批产品无法出厂的困境。他深入实际,忘我工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技术攻关上。终于解决了应答器脉码宽度不稳等多项长期攻而未克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及时装备部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2年以来,颜福澄主持研制的791型着陆引导雷达不仅填补了国家电子技术的空白,而且荣获国家质量金奖。他还带领科技人员相继完成404雷达机、电跳频改进设计、频谱中心接收机设计和793雷达动目标显示数字对消分机设计等重大技术攻关,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八十年代初,工厂决定开发民用纺织电子产品,当时已年过半百且在军工领域颇有建树的颜工毅然接受了组织分配,先后组织参与了电子清纱器、条干均匀度仪和清纱监测装置等电子产品的研制。他深入到纺织厂生产第一线废寝忘食,忘我奉献,与工人打成一片,不仅掌握了第一手技术资料和数据,而且赢得了纺织厂职工的交口称赞:“这样的工程师实在难得!”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颜工的科学态度和务实创新精神,终于换来了10多项科技成果奖。其中条干均匀度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清纱监测装置获陕西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获得国家专利。
在长岭机器厂采访期间,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人,每每提及颜福澄,大家总是异口同声地说:“颜工无愧于专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