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古栈道上养路人

——记留坝县马道养护队长周华俊

2023年09月01日

秦岭山麓,紫柏山下的留坝县马道镇,昔日因有肖何月下追韩信而闻名于世,褒斜古栈道也因其典故历史久负盛名。如今,当人们去追寻古栈道的踪迹,观瞻其时代风彩,你会自然想到养路工的辛劳。也会为全国公路系统闻名遐迩的“优秀养护队长”共产党员周华俊而赞叹!

1985年,留坝公路管理段转换经营机制,将原青桥铺、二十里铺、马道、五里铺四个道班合并成为马道养护队,选派周华俊担任队长。走马上任后,他号召职工集资,一人购买了一辆自行车,解决了走路误工问题。面对欠帐多,路难养,人难管等现状,他实行日生产定额责任制,联路计酬,目标管理,减员承包。根据道工技术高低和个人特长,分路基、路面养护作业组,计划到组,任务到人。经过一年的苦干,好路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90%,1986年底好路率达100%,被陕西省公路局命名为第一个“优良化养护队”。为进一步控掘潜力,增收节支,他把原养护定员由36人减少至21人,翻斗车由4台减少为1台。从成立养护队至今的7年里,可为国家节省资金30多万元。

把自己管辖的公路建成一流水平,是周华俊对事业的追求。他摸索经验,采用“双层补坑法”使补坑糟成功率达98%以上,被汉中总段推广定名为“周华俊补坑法”。他又学习公路同行经验,请求工程技术人员帮教,自己动手植树,种花,种草,浆砌水沟,路沿石,自做硬化路肩带,边坡护栏。奋战二年,创优达标,把33公里路段全部建成了美化路。古栈道上创新业,中国交通报发表文章把马道的美化路段称为中国公路美化史上的里程碑。交通部评马道养护队为“全国优秀养护队”,周华俊也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双十佳”表彰大会。1990年7月,暴雨成灾,山洪暴发,马道队所管路段均遭水害,水沟、涵洞淤塞,泥流下滑,山体塌落,路基塌陷5000余立方,60%油路面层剥离。灾情告急。周华俊挺身而出,他带领全队职工日夜奋战,饥了啃干馍,渴了饮山泉,连续作战五个昼夜,清除了阻车路段,恢复了车辆通行。当司机旅客向他致谢时,他终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工地上。大伙把他抬进医院,他醒过来后趁医生不注意,又偷偷溜出,继续奋战在工地上。当省交通厅、公路局组成的陕西省救灾慰问团路过马道,看着周华俊瘦下一圈的身体,布满血丝的眼睛,禁不住热泪盈眶。大干100天,他们清通了淤塞的涵洞、水沟,修复好剥离油路面,年底好路率又达到100%。

马道队的会议室悬挂着十三面奖牌和锦旗,其中有一面写着“风格高尚,情深意长”的锦旗格外引人注目,她记述着一个救死扶伤的动人故事。一次,一辆小车翻在离马道不远的河里,他们闻讯立即赶赴现场,将两名遇难者送县医院抢救,将车内抛出的三千元钱及衣物妥善保管,义务看车,保护现场。事后,车主四川省委宣传部送他们500元钱以示酬谢,被他们婉言谢绝,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天职,这钱不能收。”从干线油路进马道镇是一段黄泥路,天晴硬似钢,下雨一泡汤,长年无人修,老幼走路难。周华俊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全队搞义务劳动,自备材料为马道镇铺了防滑利水、柔软舒坦的路段。

走进马道养护队,山坡上那绿茵茵的蔬菜,院子里排列整齐的香菇、木耳棒,溢香吐艳的花卉,整洁的院落,明净的房舍,娱乐室,淋浴池,仿佛将你置身于桃花园中,令人留恋忘返。近几年,周华俊他们在养好路的同时养鸡、养猪、种菜,为油路工程砸石备料。1990年前,年收入5000余元,1991年达12500元,用这些钱给职工办福利,改善生活条件,激发了职工安居深山养好路的积极性。

一把洋镐秃了又铣,一把铁锨坏了又换,周华俊在马道的公路上奉献了12个春秋。他先后5次被评为省公路局、汉中总段和留坝县优秀党员,8次被省地公路系统评为“好班长”,连续4年获省公路局授予的“夺金杯竞赛”奖章,并获陕西省“十佳养路标兵”和“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王述敏)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06/23/0857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