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宝平
时下,为了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讲究公共卫生,履行规章制度,有关主管部门往往拟制和购买一些塑料和木制的标语口号牌匾。如“要保持环境整洁”、“要维护公共卫生”、“严禁在此随地吐痰,违者罚款×元”等,其目的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以防患于未然。从实际上看,这种形式也确实起过积极作用。
然而,智者千虑,难免一失。笔者作为普通民众的一员,也的确见到过不少人尽管标语口号历历在目,但在逆反心理的纵使下,反其道而行之,发着“少来教训我”的牢骚,故意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违犯规章制度。
“心有灵犀一点通”。纵观大街小巷,也看到不少使人们都乐于接受的标语口号牌,如“向自觉遵守交规的人们致敬”、“爸爸、妈妈盼您安全归来”,“紧张的工作开始了,祝您顺利!繁忙的劳动结束了祝您愉快”,“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等等。在这些标语、口号牌匾前,诸多“吃软不吃硬”者,往往交械投降,自觉遵章守纪。
同一个目的,同一种形式,为何前者事与愿违,后者如愿以偿?无非是前者因循了居高临下的教训式老传统,后者则弘扬了言情论理的新时代文明礼貌新风尚。
笔者愿“请君勿在此地抽烟,以免受×元罚款之苦”、“整洁的环境令人肃然起敬,脏乱的环境使人望而生畏”等一幅幅以言情论语为格调的标语口号出现在生产、工作、生活现场,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春风处处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