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手中剪连碧云端心中情结天地间

请看——七个女人的故事

2023年09月01日

碧空如洗,骄阳似火。

阎良。中国飞行试验中心。一架国产新式歼击机跃上蓝天,银色机身后,划出一条美丽的白色飘带。

同一个夏日。

距此70公里以外,汉武帝刘彻落葬之地——茂陵脚下,西北橡胶厂105分厂宽大的厂房里,七位女工正在成百米长的生胶、胶布上放样,划线、剪裁,一摞摞的半成品从她们手中涌出,送往下道工序。不久,这些不起眼的胶、布就会变成各种飞机油箱,随战鹰翱翔祖国领空……

平常女人的平凡工作,就这样和祖国、人民、事业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前不久荣获陕西省先进集体的西橡105分厂生胶剪裁组。

七名女工平均年龄38岁,有下乡知青、技校学生、内招子弟、也有外单位调入的,出身、阅历、相貌、脾性各不相同,是生活和机遇使她们走到了一起,成为西橡“三八”红旗班组的一员,心劲也集聚到一点:把活干好、干漂亮。

轰炸机油箱专用的卡布隆胶布每层之间都洒有滑石粉,剪裁之前必须吹净,几百公斤的布卷运到现场,稍微一动白粉四扬,男人们见了都头怵,剪裁组的娘子军没退缩,布轴一上,风机一开,轰隆隆干起来,完事一瞧,嗬,头发眉毛衣服裤子鞋“洁白”一片,演白毛女不用化妆。就这,她们没有叫苦没有喊累、没有嫌脏。下次活来了,仍旧抢着上。 (编者按:伟大寓于平凡。)

剪裁是干飞机油箱的头道关,飞机型号不一,油箱位置不同,个个奇形怪状,加上五花八门的附件,剪裁这活还真不好干。每年成十万米的生胶、胶布打手中过,裁大了浪费,裁小了也是浪费,过去一直沿袭习惯作法,整片胶布估摸着裁,宁大勿小。前两年,石化系统掀起学“吉化”热潮,几个女人一合计,咱家吃剩的半盘菜,一口馍都舍不得扔,下顿热热再吃,国家的财产咱们也要仔细点用,省下来虽然装不到咱兜里,总是尽了心吧。 (编者按:将心比,都一理。没有豪言壮语,却看出了普通工人的爱厂爱国之心。)她们说干就干,很快做出了样板,实行大套小,简套繁,方框里面套个圆,当年,胶布利用率从75%提高到95%,节约两万多元。虽然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增加了工作量,大伙觉得值。

评上省里的先进集体,七个女人挺高兴,高兴完了,依旧老老实实干活,她们觉得干活不是为了评先进。十几年来,她们就是这样干的。为什么呢?座谈会上,组员你一言我一语……。我们突然想到了汪国真:“奖牌是一阵风/金杯是一阵雨/跨涉才是太阳啊/永恒的照耀/心灵的土地。”

噢,告诉你七个女人的芳名:张景桥、张改玲、白鸿斌、党彩云、任芳平、简小丽、王秀云。

本报记者 韩庚 本报通讯员 李金保

照片为部分班组成员。

摄影王坚勇

上篇:没有了
下篇:让“柿子”制度走开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2/8/19920804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2-08/04/08648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